第A01版:头版

过去两年全国共受理执行案件1189余万件

2018年07月11日 A01 :头版 稿件来源:本报讯

本文字数:1114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展情况和第三方评估样板法院工作情况。会上传出消息,全国法院2016年、2017年受理执行案件1189.96万件,执结1156.2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83万亿元。近5年间,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限制1222万人次购买机票、458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

  据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介绍,两年多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国法院2016年、2017年共受理执行案件1189.96万件,执结1156.2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83万亿元。今年1月到6月,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409.4万件,执结280.36万件,执行到位金额0.52万亿元,同比增长44.06%。

  在推进联合惩戒体系建设,着力解决规避执行难题方面,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惩戒。数据显示,从2013年10月至今年6月30日,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23万例。

  “随着联合惩戒作用日益凸显,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率提高,失信名单呈下降趋势。”孟祥透露,目前处于发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共789万例,涉及失信被执行人440万个。共限制1222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458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28万人。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被执行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160万余次,涉及资金达到107亿元。全国280万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最近,针对拒执罪公诉、自诉衔接不畅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又专门作出答复,及时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以来,全国法院共判处拒执罪7590人。全国累计拘留失信被执行人27.9万余人次,限制出境2.8万余人次,形成打击逃避、规避执行行为的强大声势。

  发布会上,最高法还发布了五个解决“执行难”样板法院的亮点工作情况,涉及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宁夏等地。

  最高法介绍,其中,上海法院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了执行规范化建设。包括制定和修订《关于金钱债权执行实施案件流程管理的规定》 《上海法院执行考核指标体系(试行)》 《关于完善立案、审判、执行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 等20余项制度规定,建立完善执行工作规章制度,加大财产保全力度,强化对执行行为的规范管理。为严格管控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上海法院还使出了“连环拳”、“组合拳”:多次下发规范性文件,细化终本程序的实质标准和程序标准; 开展执行案件质量评查,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并将终本案件抽查工作纳入执行指挥中心的常态化管理等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过去两年全国共受理执行案件1189余万件 2018-07-11 2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