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海 实习生 彭文婕
本报讯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蓝皮书编委会编写的《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8)》 于近日正式出版。今年已经是《上海法治发展报告》 正式出版的第七个年头。《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8)》 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全面反映上海2017年度的法治情况,重点反映上海在人大立法、法治政府、司法改革和依法治市等方面的工作亮点。
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
记者在《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8)》“2017年上海法治建设状况与2018年展望”部分看到,去年,上海法制办下发《关于本市开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召开座谈会,对试点工作背景情况、试点主要内容、工作要求进行了解读说明。
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的记录方式分为文字和音像两种。各试点单位在试点过程中,在贯彻文字记录全覆盖执法流程的基础上,还结合本单位试点的执法行为特点,对音像记录的拍摄内容、拍摄方式、拍摄要求等进行了探索。例如,虹口区政府专门制定《摄影摄像设备管理办法》,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化影像服务企业,运用专业的音像记录仪做好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听证会的视频录像工作。
另外,各试点单位按照试点要求,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案卷立卷归档制度。徐汇区政府明确音像资料管理应当以高、中、低三种风险模式,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法定形式整理执法全过程记录中形成的资料,设定保存期限和归档要求。
五部分回顾上海法治建设
《上海法治发展报告(2018)》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总报告、评估篇、专题篇、热点篇和案例篇。
总报告在全面回顾上海法治建设领域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对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律师工作有专项解读,人大工作稳中求进成效突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依法治市扎实推进。
评估篇有对上海市地方性法规行政罚款设定分析报告,通过比较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罚款设定状况,深入梳理罚款设定种类及其组合方式,提出完善地方性法规行政罚款设定的对策建议。
专题篇从多个角度聚焦上海法治建设的现状:“人工智能”在司法界的普及运用; 食药品安全犯罪案件的调查; 上海自贸区案件特点及司法保障等与当下司法实践密切相关的课题。
热点篇有崇明法院设立上海第一家环境资源专门审判庭的情况介绍,这一审判庭的设立,使保护我们的青山绿水有了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
案例篇则介绍大家十分关心的“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上海市通过制定《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等加强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共治的初步格局。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