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律师事务所 尉国光
邹老汉拿着9.6万元的欠条去要钱,欠条却被对方一口吞下了肚子; 无奈报警,警察让邹老汉起诉解决; 律师一听邹老汉没了欠条,都摇头表示官司打不赢; 我代理邹老汉起诉后,又发现被告找人在法庭上公然作伪证……
邹老汉的钱,究竟能要回来么?
欠条被骗
老汉无法伸冤
那是多年前一个秋天的上午,我正在事务所的办公室里为一个案件的开庭做准备工作。这时,我原来在部队时候的老领导带着一个老人来找我。老领导说,这个老人在讨债过程中受了骗,他非常生气,让我无论如何要帮老人讨还公道。
我连忙请他们坐下,让老人先说说他是怎么在讨债时受骗的。
老人告诉我他姓邹,欠他钱的女子叫马玉莲,欠款数额是9.6万元。一个月前,马玉莲让他去结账。他去了之后,马表示要给钱,让他把欠条先拿出来。老实巴交的邹老汉便将欠条交给了马玉莲,谁知马接过欠条后,竟然立即把欠条塞进了嘴里。
邹老汉做梦也没有想到马如此无赖,待他回过神来时,马玉莲早将欠条咽进了肚里。邹老汉急得没办法,赶紧打电话报了警,警察来到后,马玉莲全然不承认此事。
警察对邹老汉说:你说她吃了你的欠条,可你没有证据。她即使真的吃了,我们不在现场,也证明不了,你还是找律师打官司解决吧。
邹老汉当天就匆忙去找律师,可律师听说他没有了欠条,马上说这官司没法打。后来他又找了不少律师咨询,大家都表示打官司必须有起码的证据,现在没有证据律师也就没有办法。
又气又急之下,邹老汉旧病复发住进了医院。
慕名上门
前景不容乐观
一时间,邹老汉的遭遇成了“提防小人”的一则警示故事,在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中口耳相传。
而我的老首长正好听到他的家人说到这事,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老首长想到我多年从事政法工作,现在又在做律师,便极力推荐邹老汉来找我。热心的他跟邹老汉约好时间,直接带着邹老汉找到了我。
一听邹老汉说他目前没有欠钱的证据,我也感到这个案件非常棘手。我向他和老首长解释说,打官司是要讲证据的,作为原告主张马玉莲欠钱,就需要提供她欠钱的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听到我说的话,满心期待的邹老汉一下子泄了气。老首长愤愤不平地说:你太不负责了,怎么能把一个受到社会上坏人欺负的老人推出门。你再好好想想办法,这个案子,你非接不可!我们走了,我明天来听信。
看着满怀正义感的老首长和满头白发、一脸焦虑和失望的老邹走了,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
的确,这样赖账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从我的本心来讲,当然也很是想替邹老汉讨个公道,但是诉讼不能全凭热情,而是要讲证据、讲法律。思来想去,我一时间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转换角度
案情突现转机
第二天来到办公室,老首长和邹老汉已经早就等在那里了。
我请邹老汉再讲讲欠条丢失的过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切入途径。邹老汉又把那天发生的事重新说了一遍,虽然又增加了很多细节,但没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新东西。
眼见情势不妙,邹老汉眼里含着泪花,嘴里喃喃说: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公道,我两年的血汗钱真的就这样完了!这事就没有办法了么?那要法律还有什么用?
我一听邹老汉说“这两年血汗钱”,连忙问他:你为什么要把两年的血汗钱都借给马玉莲?邹老汉说:是她欠我的工资,给我打的欠条呀!
一听这话,我顿时眼前一亮,赶紧追问他:你说马玉莲欠你的钱是工资?老邹说:是呀,我在她办的敬老院当主管,还在那里长年值班,为了做好工作,半年都不回一次家。虽说是主管,其实什么都得给她干,可她长年欠我的工资,老说她资金紧张。上半年推下半年、下半年推到过年,光打欠条就是不兑现。一直这样做了两年,她给我写了一张总的欠条,我的工资是每月4千元,2年就是9.6万元。
我一听,原来是欠的是工资,马上兴奋地对他们说:这个案子有转机了!
法院开庭
证人谎话连篇
虽然由一起借款纠纷变成了追索工资款的案件,但因为劳动仲裁的时效已过,只能直接走诉讼的途径了。
我当即准备了各种材料,去法院立了案。很快,法院就定下了开庭的时间。
法庭上,马玉莲果然又一次耍起赖来。在法庭上她表示,邹老汉根本不是什么主管,也没有工作两年,而是只做了很短的时间就走了的普通员工。
马玉莲提供了三个证人的证言,以证明她所述的是事实。
而我们则提供了曾在该敬老院工作的职工的证词,证明邹老汉不但是敬老院的主管,而且的确在敬老院做工作了两年。
问题是,邹老汉与敬老院之间并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工资没付所以也不存在工资单等凭证,法官一时也不好判断该相信哪方的说法。于是,证明邹老汉与敬老院有事实劳动关系就成了案件的关键。我一看证据不足,要求法官给我们时间以提供证据,法官也同意了。
回来后我问老邹:马玉莲找的三个证人你认识吗?老邹说,这三个人根本不是敬老院的员工,他在敬老院工作了两年,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虽然我相信邹老汉的说法,那三个人显然是受到马玉莲的指示公然作伪证。
可问题是,面对狡猾的被告,我们该如何拆穿他们呢?
分析证人
找准突破方向
围绕此事我左思右想,显然光有我方的证人还不够,还要证明马玉莲和三个证人是说了假话,才能证明我方证人证明的是事实。
而且如果能够拆穿被告方的谎言,对于法庭认同我方的陈述大有好处。
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眼看法院再次开庭的日子就快到了,邹老汉也越来越心急,几乎每天都要来所里追问我办法想好了没有。
我分析了一下三个证人和马玉莲的情况。首先,马玉莲是案件中的被告,又是曾经吞下欠条的人,无论从案件的利益来看,还是从性格特点分析,她都比较难以攻破。
但相对来说,那三个证人本身和案件并无关系,又是受了马玉莲的指使或者利诱说假话,显然他们是我方的突破口。
于是我首先决定,就从这三个证人处下手。
随后,我又对三个证人进行了分解,决定从其中文化程度最低、看起来最胆小的刘某下手。
虽然我对开庭当天的策略、应变情况作了缜密的准备,但究竟效果如何,只有真正开了庭才能知道。
巧使计谋
进行分化瓦解
开庭那天,根据事先的安排,我先让邹老汉不要出庭。我让邹老汉的家人帮我找来几十张老人的照片带上了法庭。
法官不知道我提供这些照片有什么作用,拿到照片后,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我在法庭上,先向刘某发问说:你说老邹干得时间不长就走了,这个情况属实吗?
他说:属实。
我问他:既然属实,你一定对老邹印象很深吧?
他说:印象挺深的。
我又问他:你肯定认识他的吧?
他说:认识的。
于是我拿出那些照片说:老邹的照片就在这里,请你挑出来吧。
因为此人其实并不认识老邹,一听要他挑照片就紧张了。我一看他的神情心里有底了,于是我故意不断提醒他:做假证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你要是不实事求是,就是故意干扰法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就是违法,一定要受到处罚的……
他紧张地挑来挑去,可是一直挑不出来。
我说:你既然说认识老邹,对他印象深刻,怎么看了几十遍都找不出他的照片来呢?
刘某多次抬头看被告席上的马玉莲,可马玉莲也是干着急,没办法帮他。
我看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说道:你老老实实地说,究竟是不是敬老院的员工?你再不说实话,查出来你提供假证,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他一听,脸上汗都下来了。最后不得不说,是马叫他来的,他不是敬老院的职工,也不认识邹,所以挑不出照片来。
另外两个证人一听他说了实话,在作证时也赶紧说:是马玉莲给了他们钱,让他们来做假证的。
而我们这边,又补充了几名证人,证明这邹老汉是敬老院的主管,前后工作了两年。
费尽波折
终于讨回工钱
马玉莲一看谎言被拆穿了,连忙在法庭上改了口,她承认邹老汉是敬老院的主管,但不承认欠工资的事。她说自己按时把工资发给了员工,不可能欠邹老汉的钱。
我提出:你说你按时发放了工资,那就请你向法庭出示发放工资的工资单和签收手续。而马玉莲当然拿不出有邹老汉领取工资的证据。
案件审理后,法院很快作出了判决,要求马玉莲支付邹老汉二年来的工资共9.6万元。一审判决后,马玉莲没有上诉,一审判决随即发生了法律效力。
听说马玉莲没有上诉,邹老汉非常高兴。他说,公道终于讨回来了!
可是一审判决生效后,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马玉莲又耍起了无赖,一分钱也不肯给。还到处散布说:我就是不给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三个月过去了,没有拿到钱的邹老汉又来找我,让我怎么也要帮忙帮到底,替他把钱追回来。
看到老邹焦虑无奈的样子,我也觉得很难受,便帮他向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的申请。
为了帮法官更快地执行,我不但找到了马玉莲领取工资的证据,还找到她开的饭店和承包敬老院的收入情况,以说明她并不是没有钱。
一个月后,邹老汉终于将马玉莲“吃进肚里”的工资款全部拿到了手。
(文中人物为化名)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