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社会

“老赖父亲”被发限制高消费令

两个儿子被迫从私立学校转学

2018年07月20日 A08 :法治社会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07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王慧君

  本报讯 受委托替人理财,亏损百万拒不赔付,面对法院生效判决却还是一再哭穷不予履行。而事实上,在法院发布限制高消费令之后,被执行人的子女却仍在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近日,嘉定区人民法院通过一份“教育证明”找到执行突破口,最终,老赖被法院处以司法拘留15日,在私立学校就读的两个儿子因老赖父亲在执行黑名单上,无法缴费注册而被迫转学。

  事情还要从三年前的一起民间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说起。2015年,纪平接受包丹委托,通过证券账户替其理财。然而短短一年的时间,预想的收益没有实现,150万元的本金反倒亏损过半。根据合同约定,纪平应当赔付包丹100万余元,但对此纪平始终拒绝还款。包丹催讨无果,一气之下将纪平告上法庭。去年6月,嘉定法院一审判决纪平偿付包丹经济损失109万元,并偿付逾期付款的银行利息损失。

  但判决生效后,纪平仍旧没有履行还款义务。此时的包丹正遭遇着另一场催债,本想着法院判决后纪平的还款能够拿来垫一垫,可等来的还是一场空。心急的她再次来到法院,向嘉定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今年1月23日,嘉定法院执行立案后,第一时间向纪平发放执行通知书与报告财产令。2月8日,纪平被纳入失信人名单,并被限制高消费。在此期间,承办此案的执行法官罗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发现,除了纪平的现任妻子宁源名下的一辆长城牌汽车外,纪平夫妻俩再没有存款、股票、房产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面对执行法官,纪平更是再三哭穷,表示自己没有工作和收入来源,根本不具备偿还能力。

  缺少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法院将会依法暂缓执行,进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就在执行工作陷入僵局之时,事情出现了转机。今年6月,申请人包丹向罗法官提交了一份来自教育局的证明。证明显示,纪平的两个儿子就读于上海市一家高收费私立学校——上海帕丁顿双语学校。

  据了解,这所双语学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仅小学一年级一学期的学费就高达两万元。“失信被执行人能够让子女读这样的学校,说明已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在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之后,他们既拒绝履行判决义务,又不安排小孩转学,这严重违反了限制高消费令,法院必须制止!”

  7月3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民事诉讼法》之规定,嘉定法院对被执行人纪平予以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处罚。与此同时,纪平两个就读上海帕丁顿双语学校的儿子不得不中途转学。(当事人系化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8 两个儿子被迫从私立学校转学 2018-07-20 2 2018年07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