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1988年出生的徐凤伟几乎完美诠释了这句话。从小就爱听广播剧《刑警803》 的徐凤伟一直把成为人民警察当做自己的志愿,在他心目中,最能体现男子气概的事就是像警察那样惩恶扬善,打击罪恶。
大学毕业后,徐凤伟成为了一名司法警察,可他总觉得这和他理想中的警察不一样。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徐凤伟重新报考了警校。2012年,徐凤伟到文保分局刑侦大队工作,这一次他如愿成为了一名刑警。实现了梦想的徐凤伟这些年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还获得了高校“福尔摩斯”的“昵称”。
最重要的“小事”
“其实一开始工作,和想象中也不一样。”徐凤伟高高的个子,很正气。他说,在他印象里,刑警就应该是破大案的,可是怎么遇到的都是鸡鸣狗盗的案子?这让充满热血干劲的徐凤伟有些许失望。不过,随着办理案件的增多,徐凤伟越来越感到这份工作的分量,“高校无小事。”徐凤伟感慨。
工作6年,由徐凤伟主侦和参与侦破的刑事案件有700余起,近九成都是“微不足道”的案件,能让徐凤伟回忆起来的“小案”倒也不少。
有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报案称电脑在学校图书馆被偷。一台笔记本电脑能值多少钱?可这名学生却非常焦急,原来电脑中不仅有他刚完成的毕业论文,还有许多重要的专业科研资料,一旦丢失,学生本人可能面临毕业问题,对学校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徐凤伟当即决定把“小案”当“重案”来破,他和同事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查找、分析案发现场的各种线索,终于锁定了嫌疑人。
“嫌疑人一看就是老手,得手后就在学校里换了衣服,离开学校后还换了好几种交通工具。”徐凤伟回忆。通过追查,徐凤伟和同事们发现,这台被盗的电脑已经被卖到某旧货市场。抓紧时间,徐凤伟他们不顾一夜未睡,立即行动,追回了电脑,嫌疑人也很快被抓获。
让徐凤伟印象深刻的还有一起手机盗窃案。被害人是一名学生,暑假打工攒钱买的手机被偷了。这种司空见惯的盗窃案也许难以引起重视,但在了解案情时,细心的徐凤伟得知这名学生来自云南贫困地区,母亲病重,弟弟还在上学。这部手机对这家人来说是重要的联系工具,也是“贵重物品”。无论是从警察的身份,还是出自一位大哥哥的同情,徐凤伟都决定要帮这名学生找回手机。而这起案件也让徐凤伟他们有意外收获。
“我们锁定嫌疑人后排查他的行动轨迹,结果吓了一跳。”徐凤伟说,“嫌疑人几乎每天都会在不同高校间行动,而且最后的目的地都是本市某大型手机市场。”
根据掌握的线索,徐凤伟和队员们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嫌疑人交代,他的“主业”就是在各高校操场“捡漏”。
被盗手机找回来了,被害学生那种喜出望外的眼神,徐凤伟见过很多次。也正是这种眼神让徐凤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平淡无奇的日复一日,正是这些看似波澜不惊的工作保障了高校师生们安全平稳的学习生活环境。
不愿闲下来的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17年底,徐凤伟提任至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善于总结工作经验的他对校园“小案”进行汇总分析,制定了“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工作思路,还制作了七种常见案件的笔录模板。这些“利器”很快有了用武之地。
今年3月10日,一名大学生通过网络购买演唱会门票时被骗1700元。单看这起案件,似乎并不怎么严重,但是在先期的规范受理中,徐凤伟却察觉到这起案件不简单。“被害人收到的短信、被骗的过程一看就是经过精心策划的,这不是一两个人临时能做到的,背后肯定还隐藏着很多。”徐凤伟笃定。
通过初步分析、侦查再分析,在市局刑侦总队及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徐凤伟和队员们逐渐梳理出了一个以海南儋州为据点,以网上购买各类演唱会门票为诱饵,涉及全国近百起类案的诈骗团伙,并赶赴当地抓获了多名嫌疑人。
其实,徐凤伟的工作范围不只是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108家单位都是徐凤伟需要“服务”的对象。身上的责任让徐凤伟不愿闲不下来,空余时间,他不是“啃着”法律专业书本不放,就是不断分析总结工作经验。
尽管徐凤伟讲的都是“小案”,但其实他也参与过“高校投毒案”,侦办过“盗版地图案”,破获过类似“莆田系”假医生案……只是,现在在徐凤伟眼中,案件没有大小,每一件都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惩恶扬善,徐凤伟的初心一直在,不同的是,他更成熟了。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