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刘海法治报通讯员 许鹏
从穿上军装,到换上警服,从军营磨练,到警营奉献,他以其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军事素养、强烈的进取精神、光荣的优良传统,履行特殊的使命。对他来说,虽然岗位在变,但军人天然的品质一直未曾改变。这便是崇明公安杨雪峰的警察故事。
对于杨雪峰来说,从一名神气的空军,转业到地方公安成为一名民警,很多工作是那样难忘而且富有特殊的意义。
2012年1月16日晚,当执行完任务刚返回驻地时,杨雪峰突然发现自己左侧耳朵完全丧失了听觉,他立刻试着将自己的右耳堵上再次确认,看着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火车站,却听不到丝毫的声响……
后经医生诊断,杨雪峰因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等原因,突发神经性耳聋。然而,经过一个晚上的紧急治疗,杨雪峰左耳逐渐恢复了部分听力,第二天一早,他又毫不迟疑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事后,当领导问起他病情时,他却若无其事地一笑而过道:“老革命了,这点小事儿,没大碍”。
就这样,杨雪峰一边偷偷服药,一边坚持工作,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一直到任务完成返沪后,才到医院进行治疗。虽然目前听力已基本恢复,但因此却落下病根,时有耳鸣现象发生。而这样的病因,他却从来没有对家人讲起。
正在杨雪峰陷入深深的回忆时,儿子的出现打断了他的思绪。
“功课复习完了?一起散步走走吧!”杨雪峰招呼儿子。
“爸爸你放心去工作吧,家里还有妈妈,我会好好复习迎考的,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面对懂事的儿子,在部队服役16年、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的杨雪峰眼泪差点忍不住掉了下来。
几个月后,儿子中考结果出来了,当还在出差的杨雪峰得知儿子被重点高中录取时,心中虽然满是愧疚,但却倍感欣慰。
对民警杨雪峰来说,在他火热的生命里,他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人民警察!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