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针对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失信突出问题,将组织有关部门集中对电信网络诈骗、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不合理低价游”等19项治理工作展开专项治理。通过建立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和公共信用评价制度,引导全社会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中央文明委强调,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发挥中央文明委统筹协调作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加强集中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失信行为,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长抓不懈,久久为功,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重信守诺的良好风尚。
据了解,这次集中治理行动,包括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专项治理,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假药问题专项治理,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问题专项治理,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论文造假、考试作弊专项治理,骗取保险问题专项治理,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专项治理,“假彩票”问题专项治理,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治理等19项治理工作。
中央文明委提出,要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各领域信用记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要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和公共信用评价制度,发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引导力和威慑力,鼓励失信主体加快整改修复信用,引导全社会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