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代表风采

王丕易:受人民之托 忠人民之事

2018年08月08日 A08 :走近人大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60

  □黄浦区人大供稿

  对连续两届当选黄浦区人大代表的王丕易说,人大代表的称号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还应回到群众中去,成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实现人民群众愿望的实践者。

  经常有社区居民因各类原因找到王丕易,希望得到帮助。他认为,仅靠“耳朵听”还不行,必须要用“眼睛看”。今年7月,一位社区居民向他反映,小区违建导致家中采光不足,影响生活质量。为此,他亲自到该居民家中了解实际情况,并听取周围知情人的意见,最后将真实情况反馈给街道,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在人大代表任职期间,王丕易发现黄浦区众多的二级以下旧里影响了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市容市貌,居住其中的居民生活环境较差。尽管区政府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施了“厨房工程”“马桶工程”“电线工程”等实事工程,但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区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和居住条件差的状况,安全隐患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针对这些现象,他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市、区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根据城区规划布局、功能定位和社区民情的实际情况,建议由区政府组织人员摸清全区二级以下旧里的现状,对那些近10年不能进行成片改造的零星旧里,制订综合改造方案; 重点改造人民群众需求迫切的用水、用电、卫生、消防、逃生通道等项目,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以政府投入为主,居民适当出资的形式,解决零星旧里的改造资金。该建议得到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建议的办理工作,并把代表建议的办理与政府常规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相关工作。

  在王丕易看来,献策建议要突出一个“精”字。履职初期,王丕易发现繁华的黄浦区集聚了大批市级公共文化设施,被誉为“文化大区”。但与之形成尴尬对照的是,受限于场地、资金等客观条件,多数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硬件配置条件未达到全市统一要求。同时,在会前走访选区时,又有不少居民向他反映平时业余文化生活缺少活动场所,附近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又小又旧,活动项目还要收费,让经济收入有限的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望而却步。针对这些现象,王丕易与其他代表充分讨论,认为加快全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提出建议:制定统一的规划意见,明确“中心”的规模和硬件配置;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中心”运作经费; 完善“中心”管理机制,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明确公益服务性质,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该议案很快得到重视和采纳。区政府在多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订了三年建设规划,目前黄浦区所有街道都完成了达标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设,经费来源得到落实,“中心”已成为老百姓喜爱的公益文化平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王丕易:受人民之托 忠人民之事 2018-08-08 2 2018年08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