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社会

十年编织骗局 这个“兄弟”不靠谱

2018年08月10日 A04 :法治社会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309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顾承骁

  中学同学称兄道弟,满腔热忱介绍工作,伸手要钱谎称“铺路”,一个骗局编造10年。近日,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办理了该起案件。

  钱某和孙某是初中同学,关系不错。2007年,钱某向孙某透露自己有办法搞定事业单位的工作。孙某表示很感兴趣,遂委托这位好兄弟帮忙介绍。

  钱某称必须先“铺好路”,此外这项工作有一定的学历要求,自己也有电大的熟人,可以一并搞定文凭。孙某出于信任,二话不说将4万元“铺路费”和文凭费用交给钱某。

  孙某满怀憧憬,怎么也想不到这件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事情竟然在好兄弟的手上一办就是十年。

  资金到位,工作却迟迟没有落到实处。头一次,钱某带来的是好消息:“已经和领导打好招呼,只要等到文凭到位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孙某听了十分欣喜,但此后,好消息没有被盼来,坏消息倒是一个接着一个……

  这天,钱某来到孙某家中告诉他,文凭的事情有纰漏,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办出来,因此工作也只能暂缓到两年后。这时,孙某对“好兄弟”的话深信不疑,轻易接受了他的托词。实际上,这只是钱某的“缓兵之计”,他既无能力也没有着手去帮孙某办事,4万元却被他花销一空。

  2008年,孙某自己找到一份工作,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入职的事情也不再被提及。

  2010年,孙某再次找到钱某商量工作的事情,钱某却以单位需要走统一招聘程序,仍需静待时日为由再次拖延。他还继续“忽悠”说,实在等不及的话可以找另一家事业单位就职,新、老地方两者选一。孙某最终挑了去新地方。

  然而,去新地方工作的事情很快又石沉大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钱某都刻意回避这个话题。2014年,孙某终于失去耐心,一再催问钱某工作能否落实。为了安抚孙某,也为了防止谎言败露,钱某从网上购来一套印有用人单位公章的入职材料,包括录取通知书、体检通知书等一并转交给孙某,并告诉他事情基本办妥,但在报到环节还有一些小问题,仍需要“静候佳音”。孙某虽然听得迷迷糊糊,但依旧选择继续相信钱某的话。

  2015年,钱某闭口不提帮孙某介绍工作的事情,却主动开口向他借钱。他以要在东南亚买房投资为由,提出借款7万余元。孙某仗义出手,很快把钱给了他。但让人心寒的是东南亚买房的事情也只是一个要钱的幌子。后来钱某谎称这么多年来东奔西走帮孙某介绍工作,自己倒贴了不少钱,糊涂的孙某听后大为感动,竟然免除了这7万多元的债务。

  手拿录取通知书却迟迟不能入职,孙某多次想要去用人单位报到,都被钱某以各种理由拦下。就这样,时间在两人的来回拉扯中来到了2017年年底,而这已经与孙某第一次找钱某帮忙介绍工作相距整整10年。

  此时,彻底失去耐心的孙某通过家人打听得知新、老用人单位均没有录用他的意思,也根本没有人帮他“打过招呼”,他的不满情绪终于爆发了,一通报警电话将“好兄弟”钱某送进看守所的大门,结束了这场长达10年之久的骗局。

  犯罪嫌疑人钱某以介绍工作为由骗取被害人钱款11万余元,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罪,犯罪嫌疑人从网上购买伪造的入职通知书、体检通知书的行为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按《刑法》 规定择一重罪处罚。日前,松江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4 十年编织骗局 这个“兄弟”不靠谱 2018-08-10 2 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