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声音

无证行医投诉案1/3涉医疗美容

2018年08月22日 A04 :综合·声音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880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随着医疗美容服务市场逐渐繁荣,无证医疗美容现象也充斥其中。记者从市卫生计生监督所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卫生计生监督部门共收到涉及无证医疗美容投诉158件,约占全市所有无证行医投诉举报案件的1/3。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卫生计生监督部门共收到涉及无证医疗美容投诉158件(涉及生活美容机构90件、涉及个体67件、涉及有关公司1件),约占全市所有无证行医投诉举报案件的1/3,占比相较往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本市卫生计生监督部门一方面对群众投诉举报中涉嫌无证医疗美容行为予以认真核实、深挖证据;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类发布生活类资讯的网络载体的主动监测,排查违法行为线索,半年来作出行政处罚62件,罚款金额近49万元,没收金额近311万元,移送公安部门13人次,严厉惩处了一批未取得合法行医资格从事医疗美容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卫生监督部门表示,无证医疗美容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轻则造成“美容不成反毁容”、重则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后果。被查处的无证医疗美容场所和无证行医人员大多不具备行医资质,从事接待、推销的人员也良莠不齐,缺乏基本医疗知识,法律意识淡薄。为节省成本,无证医疗美容场所均未设置符合条件的手术室,空气、环境、器械等未经过有效消毒。术前不开展必要的医学检查,也不配备必要的抢救设施,手术中一旦出现意外,往往是致命的。

  在查获的大量药品中,药品包装上大多没有中文标识,更没有进口批准文号,有的甚至连药品标签都没有,却被神话成“进口药”注射到人体内。一部分生活美容场所与无证医疗美容机构合作,打着权威专家主刀的幌子,忽悠客户接受开双眼皮、激光微整以及注射肉毒素等医疗美容服务,通过单线预约方式把求美者约到隐蔽的商务楼宇或宾馆客房内实施无证医疗美容。

  由于从事无证医疗美容的不法商家往往使用来路不明甚至是假冒伪劣的药品、医疗器械从中牟取暴利,术后极易造成各种并发症,一旦发生药物过敏等危急情况,他们既没有抢救设备,也不具备抢救技能,直接威胁爱美者的生命; 发生不良事件后,他们往往溜之大吉,爱美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4 无证行医投诉案1/3涉医疗美容 2018-08-22 2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