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孙弢 杨柳
今年第12号台风“云雀”登陆前的那天夜里,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组织了一次夜间执行。在该院执行局副局长马卓君的率领下,何焕挺法官执行实施组的执行法官和法警们厉兵秣马分别奔赴闵行区、青浦区、虹口区等被执行人案件涉及地点开展紧张有序的执行工作,为一批案情复杂、长期悬而未决的执行案件打开了“突破口”。
中介抢资源酿事故
法官“守株待兔”拘老赖
被执行人李某是太平洋房屋某分店店长,石某是另一家中介某分店经理。两房产中介相关人员为了抢生意资源在一公寓小区发生口角,继而推搡打斗,被小区保安劝阻后双方退出小区,在小区门口再次打架。争执期间,李某将石某推倒,适逢本案另一被执行人马某驾车驶过,石某双腿遭该车辆后轮碾压受伤。法院判决李某应承担主要的侵权责任,共计需要赔偿石某6万余元。
然而,案件生效后,被执行人迟迟未予履行责任。就这样,案件进入了执行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多次与李某电话联系督促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赔偿义务,但李某态度十分恶劣。
鉴于被执行人的态度,申请人提出申请,请求法院对被执行人予以司法拘留。
8月2日晚6时,台风将至风疾雨密,执行干警们经过数十分钟的车程来到了李某所在的太平洋房屋某分店附近,可李某不在店里。沉着冷静的何焕挺法官一方面让申请人继续和李某联系,约他出来处理此事; 另一方面,决定在店面附近“守株待兔”。当晚7时50分,申请人称联系到了李某,其正在附近一家面馆吃饭,执行干警迅速出击,终于成功将被执行人控制住。
看到“从天而降”的法院干警们,李某慌了神,但依然心存侥幸,执行法官当场对其宣读了拘留决定书,连夜将其送往拘留所。8月3日下午,执行法官对李某进行远程提审,身陷囹圄的李某这才幡然悔悟,认识到自身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问题的严重性。在拘留期间,李某单位领导和女朋友主动联系申请人及法院,积极筹措资金支付了应当赔偿的钱款并取得了申请人的谅解。
登门造访送传票
法官“攻心”现转机
在上起案件的执行蹲守过程中,何焕挺法官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带领行动小组奔赴附近某小区实地调查,推动解决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这起案件的被执行人余某与许某是夫妻。2013年7月,中国银行某支行与余某签订《个人银行贷款合同》 及 《个人银保贷款额度暨担保合同》 约定向余某提供本金额度225万元,贷款期限12个月,被执行人以其妻女等四人所共有的位于闵行区某小区的两套房产提供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签订后,申请人中国银行某支行依约发放了贷款,但余某自2014年7月起便未支付本金及逾期利息。
法院认为,中国银行某支行与余某额度合同和贷款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理应恪守。四人自愿以闵行区某小区的两套房产为借款设定抵押担保,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余某收到贷款后,未按合同约定还款,已构成违约。余某与许某是夫妻,余某上述债务发生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属夫妻共同债务,二人应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上述债务合计240余万元。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余某、许某仅在2016年支付50万元后,便不再履行付款义务。执行法官依法查封了两套房产,余某、许某也索性拒接法院电话。被执行人消极抗拒执行给案件的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被执行人名下除了两套房产并无其他财产线索,法院对上述房产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法进行了评估,但房屋的处置涉及方方面面、耗时耗力,案件的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进一步推进涉案房屋的拍卖,当晚执行干警利用前案蹲守的间隙,再度“登门造访”。
询问过程中,执行法官了解到,余某与许某的两个女儿全部移居新西兰。执行法官告知余某如果其继续拒不履行生效法律判决,将会被限制出入境甚至是司法拘留,这给余某带来了强大的心理震慑力。执行法官送达了传票,要求其于指定时间前往法院继续处理此事。
8月7日上午,余某、许某前往闵行法院执行接待室,积极配合法院推进房产拍卖事宜。执行法官和余某、许某一同确认了拍卖流程时间表,余某、许某保证于9月10日前将涉案房屋腾空,并将钥匙交付法院保管。至此,涉案房产处置工作再度重启,执行法官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终于为本案带来了实质性的转机。
记者获悉,自今年7月2日发起“夏日决胜”执行行动以来,上海闵行法院集中全院力量争取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本次夜间执行正是“夏日决胜”众多行动中的一个缩影,执行干警化整为零、分兵出击,解决了一些棘手的案件或为案件顺利执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形成局部优势兵力对疑难复杂案件实现突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