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壮士许国,愿化一片沙棘守边疆

2018年09月05日 A02 :法治重点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367

  李保保在西部某地担负驻守警戒任务谭鹏摄

  2017年7月,李保保荣获总队“优秀共产党员”表彰 蒋鑫 摄

  李保保与战友们在巡逻途中合影留念 杨相腾 摄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陈超 杨相腾

  

  9月2日,延安籍退伍老兵高鑫匆匆走下火车,来不及卸下行囊,第一站就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劳山烈士陵园,他摘下胸口的大红花,轻轻放在战友李保保的墓前,一个标准的军礼后,泪如泉涌。“班长,我来看你了!”

  劳山烈士陵园安葬的这位英雄叫李保保,生前是武警上海市总队机动二支队特战一中队原班长,2015年以来,2次奔赴边疆担负驻训任务,因积劳成疾、罹患胃癌,最终倒在了巡逻一线,年仅26岁。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今年7月,李保保被武警部队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

  李保保走后,他的床铺每天都有人打扫,被子依然是标准的“豆腐块”,一切并无二致。床头的红色标牌上,李保保的名字位列第一、显示在位,只是三个字外加黑框……

  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

  甘泉县是革命老区,李保保的爷爷也是参加过陕甘宁边区自卫武装的老革命,之所以给他取名“保保”,就是寄予着保国保家的期望。

  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崇拜军人、向往军营的朴素情怀,像一颗种子埋在了李保保心里,从此扎下了根。

  2010年12月,刚满18岁的李保保报名参军。刚到部队时,在新兵思想调查“入伍动机”一栏,李保保写到:当兵不图啥,只想为国做点啥。

  李保保的天资并不是很好,身子薄、底子差,但当个特种兵依旧是他魂牵梦萦的事,于是他拼了命地练军事、练体能。

  2012年的一天,支队要挑选一批训练尖子到特勤战中队。经过层层选拔,李保保从100多名候选训练尖子中脱颖而出,如愿成为了一名特战预备队员。

  在高手如云的特战队,每名新队员还要接受6个月的强化训练。特战300米障碍,战士们称之为魔鬼赛道,刚开始每次训练,李保保都要垫底。

  起点低、自我要求高,在“转正”的这条路上,李保保付出的要比常人多得多。每天早晚各一个五公里,每周两次10公里越野,体能技能训练加码、再加码!最终,李保保完成了所有预备训练课目的考核,曾经的“大敌”特战300米障碍,他更是创造了2分21秒的预备队记录,就此正式成为一名特战队员。

  在李保保为数不多的遗物中,有几本被翻烂的反恐特战专业书籍,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红色标记,保保知道,光有过硬的体能是远远不够的,打仗的这点事每天都要琢磨。

  2015年4月,中队受领去西部某地驻训任务,李保保第一个递交请战书。他向家里解释道:“我是一名军人,部队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2016年11月,休整不到半年的李保保,再次请战奔赴战场。

  不去战场走一遭,不算合格兵

  在边疆担负驻训任务,就相当于站上了战场,站在了一线。

  一次,一个犯罪团伙制造事端后企图外逃。接到报警后,李保保和特战队员火速追击。突然,一条十多米宽的冰河横亘眼前。河面尚未结冰,但河水寒冷刺骨。李保保咬着牙和战友直接入水。河水的寒气刺入骨髓,直冲脑门,脸颊因为突然的降温不受控制地剧烈抖动着。

  上了岸,好像是捡回了一条命,冻僵的双腿还不能打弯,就要立马穿好作战靴继续赶路。当快接近敌人时,李保保通过望远镜侦察后,立即建议指导员李峰采取左右夹击的队形,快速向前推进。

  距离犯罪分子藏匿处还有10米时,犯罪分子突然拿着砍刀从左侧向队员们袭来,企图同归于尽,李峰抬枪果断击发,一枪毙敌。听到枪声后,其他犯罪分子像发了疯似的向李峰小组扑来。面对犯罪分子的负隅顽抗,李保保果断采取火力压制,边抵近边射击加以掩护,其他队员乘机快速强攻,一举拿下了犯罪分子。事后,李保保笑着对李峰说:“指导员,手握钢枪往前冲,这不就是战士的本能嘛。”

  在边疆驻训的日子里,李保保每一分钟都是枕戈待旦,时刻准备打仗。其间,胃病时常来袭,只是李保保从未当回事,每一次都是顶着胃部强忍着。一天,在边疆训练回程路上,零下五六度的气温,滴水成冰,其他战士冷得发抖,可李保保却满头大汗,脸色苍白。回来脱下装备,交了枪,李保保瘫坐在地上,动弹不得。去年2月,因胃部疼痛难忍,李保保被送到了附近的村卫生所,被诊断为胃溃疡。可病情稍有缓解,他就吵着要出院,队领导只好让他归队静养。

  早春时节,边疆的冰雪开始消融,看着战友们热火朝天地训练,李保保心里急得直痒痒。那天上午,营区警报骤然响起。“有情况!”正在床上养病的他猛地弹起,按照战斗着装出发,得知一场虚惊之后,部队组织撤回,回程路上,李保保顶不住剧烈的疼痛,倒在了路上。

  三天后,拿到保保病理切片报告的排长魏逸博有些发蒙,手中的纸张上面清楚地写着:胃部恶性肿瘤,建议转院治疗。此时,离他们结束本次任务回沪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耿直的李保保毫无疑心,临走前还不停叮嘱战友:可不要把我的床铺收了啊,过几天还得回来呢!

  在病床上,依然是不屈的抗癌勇士

  医生告诉支队领导,李保保病情严重,可能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了。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重症病房前,李保保年迈的父亲佝偻着身子趴在门上,流着泪隔着玻璃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儿子。进病房的一刹那,父亲瞬间坚强了起来,“人吃五谷杂粮都会生病,不要怕,要调整好心态,准能治好。”

  起初,住院的日子让李保保很不舒服。后来,他央求陪护战友邵引路将中队周表张贴在床头,每周定时更换,治疗间隙,他就照着周表训练。他告诉邵引路:“我要是不练,回中队就要拖大家后腿了。”

  同在军人病区的战友宋国明罹患白血病,情绪低落。一天李保保看到他头发长,便从护士处借来理发推子,主动帮小宋理发。李保保指着镜中那个理着板寸的宋国明,笑着对他说:“你看,现在多精神,咱当兵的无论碰到多难过的坎,都不能低头。”在李保保乐观心态的影响下,宋国明渐渐走出阴霾,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有了一定好转。

  保保心里清楚,保持训练是军人的本钱,尤其是特战这个特殊的集体,那是靠素质吃饭的地方。每天六七点钟,保保都会躲过护士起来跑个两三公里,上身有测试仪器,他就坚持进行下肢和下腹肌训练。实在不行,就躲在病房,偷偷做动作、练体能。

  可是,癌症不是小病,没过多久,病魔就把李保保折磨得直不起身子,连下床走路都成了一种奢望。去年年底,李保保的病情已经不乐观了。上海东方医院肿瘤科主诊组组长周俊清晰记得,转院来的那天,李保保不是坐着轮椅,而是自己走进来的。而这时,李保保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个多月了。按照惯例,周俊会把实际病情向病人交代清楚,听到自己的情况,李保保沉默了十秒钟,开口说:“主任,治病就像打仗一样,肿瘤就是敌人,我要战胜它。”

  4月20日晚上,保保精神突然变得好了不少,他让邵引路翻开自己写的日记,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句话:“我……想回中队去……”这是李保保最后的遗言,也是一个战士对回归战位的渴望。

  退伍老兵桂建荣闻知李保保生命垂危,特地赶到医院想见他最后一面。病床前,桂建荣轻喊了一声“保保班长”,李保保突然张口回应:“到!”桂建荣激动地拉起保保的手。保保又连喊两声:“到!到!”

  4月24日15时38分,与病魔抗争了370多天的李保保,与世长辞。

  一个战士倒下,一面旗帜立起

  7月底,李保保被武警部队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追记一等功,武警上海市总队掀起了向李保保同志学习的热潮。他的故事被编排成舞台剧和歌曲在官兵中演出,他的事迹在支队警史馆中陈列布展,各中队的宣传展报和电子视窗中处处都有他的名字。

  机动一支队战士孙少秋,在学习了李保保的事迹后说:“特战分队是保卫党和人民的尖刀铁拳,作为一名特战队员,我们要像李保保班长那样,带头练就杀敌制胜的过硬本领。”

  李保保走后,床铺一切如旧,每天都有人打理。每次点名中队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李保保,全体官兵齐声答“到”。支队政委李杰说:“李保保从未离去,永远跟官兵在一起!”在总队特战分队半年军事考核中,浸染了李保保精神的特战一中队官兵呼喊着李保保的名字,勇夺4个课目的冠军。

  第二季度魔鬼周中,在地表温度40度的高温下负重奔袭20公里,邵引路瘸着腿跑到终点,脱下鞋后,磨掉的一大片脚皮跟袜子连在一起,他龇牙咧嘴却没喊一声痛。他心里牢记的是“再苦再累,都不能给保保班长丢人!”

  甘泉县烈士陵园里松柏花草四季常青,李保保中学时的老师吴安平在墓前放下鲜花后难掩悲痛,流着泪说:“8年前,挥手送别时是个懵懂少年;8年后,相逢再见时却是英雄长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壮士许国,愿化一片沙棘守边疆 2018-09-05 2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