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网络平台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网络平台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网络平台
第三节 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网络平台
第二章 美国法上的网络平台法律责任制度
第一节 网络平台的民事责任
第二节 网络监管与网络平台的行政责任第三节 网络平台的刑事责任
第三章 德国法上的网络平台法律责任制度
第一节 网络平台法律责任的一般规则第二节 网络平台承担民事责任的一般
原理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下的网络平台责任第四节 网络监管与网络平台的行政责任第五节 网络平台的刑事责任
略
【编辑推荐】
★由北航法学院、腾讯公司法务平台部和腾讯研究院三方倾力打造★比较美、德、英、日、韩网络平台法律责任制度,涵盖五国经典案例★使用一手研究资料,更有力地加强指导淘宝、支付宝、微信、门户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实务操作
【内容简介】
无论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防范电信诈骗、集资诈骗、交友诈骗,还是治理谣言、假新闻,或反对低俗言论、仇恨言论、恐怖主义言论,都可能与网络平台息息相关。如何认识网络平台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地位、作用与责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十章,第一章系从多视角对网络平台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第二章至第七章系对网络平台法律责任的国别研究。作者选取了美国法、德国法、英国法、日本法和韩国法作为研究对象。书中将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区分为三大类,即网络平台的民事责任、网络监管与行政责任,以及网络平台刑事责任。第八章对我国网络平台法律责任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和评论,第九章则就如何完善我国网络平台法律责任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第十章是关于网络平台治理机制的论述,包括网络平台治理的含义、原则与规则体系。本书所做的研究与探讨,旨在探索各国网络法律制度在发展中形成的规律,从而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简介】
周学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互联网金融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近年来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其他多项部级课题,在《清华法学》 《法商研究》 《比较法研究》 等杂志上发表三十余篇论文,出版著作《灾难性损害补偿制度研究》《公司审计与专家责任》 等。
李平,腾讯公司法务部法务总监,法律硕士,兼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会理事。现主要从事各类互联网产品的法律合规、风控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关注领域包括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用户数据及隐私保护、大数据使用及平台治理等。曾在《中国版权》 发表《论破坏技术措施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救济》等论文。
【前言节选】
网络平台的兴起是当今互联网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Facebook的全球用户数量已超过20亿,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都要多,已逾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微信的用户数量也超过了10亿关口,几乎成为每一位中国手机用户的标配。互联网是我们获取信息与商品、进行社会交往、经济往来、生活娱乐、发表公共言论、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途径,网络平台处于这些路径的重要关口处,与此同时,它也成为各种利益、矛盾、冲突的汇集之所在,在一些社会事件中常常被推到风口浪尖。放眼全球,无论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防范电信诈骗、集资诈骗、交友诈骗,还是治理谣言、假新闻,或反对低俗言论、仇恨言论、恐怖主义言论,都可能与网络平台息息相关。如何看待形形色色的“平台现象”,如何认识网络平台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地位、作用与责任,已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系“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与治理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该项课题系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发起的,联合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腾讯公司法务平台部、腾讯研究院等机构二十余位从事网络法研究和实务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课题组,对网络平台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