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大墙故事

坦白余罪背后的较量

2018年09月28日 B03 :大墙故事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145

  刘欣楠 制图

  □法治报记者 徐荔法治报通讯员 袁尧君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凌晨1点,上海市新收犯监狱的监房内,王海(化名)辗转反侧、焦虑不安,看着其他服刑人员一个个都早已入睡,他在心里问了不下一百遍个“怎么办”,但依旧没有答案。然而,王海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被监控全部记录了下来。他到底在焦虑何事,为何睡不着?新收犯监狱的民警一点点揭开了谜底……

  行为异常 疑有余罪

  16岁,一个本应在学校里念书,对未来拥有无限憧憬的美好年纪,但王海却早已辍学。从小跟随父母来上海打工的王海对学习一直没有太大的兴趣,到了青春叛逆的时期,他更是不愿听父母的话,总是和一帮“哥们”混在一起,过着游荡的生活。然而,这种逍遥自在的“好日子”没过多久,王海就因盗窃罪被判刑6个月,他的人生路也就此走歪,开始了频繁触犯法律的生活。

  2017年,王海21岁的生日又是在看守所里度过的,没有祝福也没有蛋糕,有的只是无比的烦躁和焦虑。王海的生日过去没几天,法院判决就下来了,与前几次几个月、一年的较短刑期相比,这次的判决结果远远超出王海的预料——17年6个月。其实,王海如果静下心来想想,他多次抢劫、盗窃、强奸,累犯、惯犯,这样的判决结果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没多久,王海就到新收犯监狱服刑,这已是他成年后第三次被送进新收犯监狱了。有了前两次的经历,王海对这里已不再陌生。新收犯监狱的场所环境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王海那时还没意识到,他却已不再是原来的他……

  又是“坦白检举”大课教育时间,王海努力回忆前两次服刑上大课时的情景和心情,但总感到很模糊,并没有什么特别印象。所以这次,王海听得很认真很仔细。

  “坦白从宽,检举有功!”王海的脑海里一直在想着监狱民警在大课上讲的这句话,不过同时,他也想到了民警提到“加刑”的例子。

  “坦白、检举、从宽、有功、加刑……”王海感到脑子有点乱。大课结束后,回到监区,主管民警再次逐一对服刑人员进行谈话教育、政策引导。轮到王海时,民警小袁先和王海聊起了家常:“这几天感到怎么样?还适应吗?和前两次相比有什么变化?”

  “警官,我感到挺好的,谢谢警官关心!”王海套公式般地回答道,他脑海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今天坦白检举大课上完,有什么想法吗?警官讲的都听清楚了吗?”小袁的提问似乎打断了王海的思绪,王海的回答有点支支吾吾:“听、听清楚了。”

  看着王海的反应,小袁下意识地在脑内“搜索”王海的相关信息:自幼随父母来沪、小学毕业、无业、4次前科劣迹,而且是在同一地域作案,作案手段雷同。王海这次进来,身上会不会还有余罪?小袁在心里对王海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此时,王海主动提出了疑问:“警官,坦白从宽,是不是也要加刑?”

  “这要看情况的,不一定都要加刑,怎么?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小袁试探性地回答道。

  “没有,没有,我怎么可能还有其他事情,这次都已经判这么重了,我只是随便问问。”王海矢口否认。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王海的反应似乎恢复正常,他一再坚称自己“没有其他事情了”。

  初次交锋 投石问路

  经过初次交锋,尽管王海什么都没有承认,但小袁出于职业敏感,总觉得王海有些异样,可能不会这么简单。小袁凭借工作经验,决定要对王海格外“关注”。就在小袁琢磨着如何再和王海“较量”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惊喜”出现了。一天,小袁刚上班,监组长就报告,王海想找民警谈心。

  “难道真是主动坦白案子?”小袁心里暗想,“不管怎么样,都要再会会他!”

  “报告警官,对不起,上次您找我谈话后,我感到很受教育,这两天我也一直在考虑,我还有个案子应该主动坦白出来……”王海的样子很诚恳。接着,王海坦白了他参与的另一起入室盗窃案,不过涉案价值并不大。

  小袁马上和其他民警一起制作笔录。期间,王海对坦白的案件供述得非常详细,但小袁发现了一个细节:王海讲完案件后,发出了一连串的询问“警官,我已经判这么长时间了,这么小的案子应该不会加刑了吧?”“警官,一般多大的案子才会加刑啊?”“如果加刑,会被判成无期或者死刑吗?”

  小袁觉得王海的语气有些急切,而且似乎一直是在打听政策兑现问题。此时,小袁已毫无王海主动要求谈心、坦白盗窃余罪之初的惊喜,而是愈发感到蹊跷,总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很快,小袁再次得到信息,王海回到监舍后还再不断私下向其他服刑人员打听坦白余罪的政策兑现情况,还问以前有没有被加刑的,要是抢劫会不会被加刑……王海的这些举动无疑印证了小袁的疑惑,如果王海身上只有已经坦白的涉案金额并不大的盗窃余罪,他至于这么担心吗?难道……小袁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王海会不会是利用坦白的小案子掩盖其他可能更大的余罪?王海难道是在投石问路?

  想到这里,小袁又陷入了沉思,他把与王海交流的整个过程进行梳理后,决定将王海的相关情况详细向监区作汇报。

  再次较量 抽取血液

  鉴于王海的服刑经历,综合考虑他这次服刑的罪名及其他相关信息,监区认为,王海身负其他重大余罪的可能性极大。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让王海开口。

  就这样,在民警们的集思广益下,一个让王海尽快开口的深挖方案迅速酝酿了出来。

  王海第一次被判刑的原因就是犯了盗窃罪,后来又实施抢劫、强奸等罪行,而且多是数罪并罚。那么,他的余罪很有可能还是这几类,如果是这样,在正常情况下,他在实施抢劫或强奸过程中,肯定会发生肢体的冲突,也会遭到被害人的极力反抗,并就此留下毛发、表皮、液体等生物组织,这就为生物技术鉴定提供了对比。

  事不宜迟!第二天一上班,小袁又与王海进行了“较量”。

  “坐吧,你能主动坦白余罪,说明你还是想改造好的。”小袁先对王海坦白盗窃余罪表扬了一通。而就在接下来的谈话过程中,小袁突然被另一名监狱民警叫了出去。他们谈话的声音很小,王海听不清楚,但他明显感到袁警官回来后,面色很凝重。

  “王海,我现在很严肃地问你个问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不要错失了机会,明白吗?你身上到底还有没有其他事情?”小袁直奔主题。

  王海有些紧张起来,但片刻停顿后,还是坚称“没有其他案子了”。

  “那好吧,我现在带你去趟医务室抽个血。”

  “警官,为什么要抽血?上次盗窃案的情况我都已经坦白了啊。”王海有些结巴地问。

  “也没什么,就是公安那边想提取点你的血液做个生物技术鉴定,和其他案子比对一下。”小袁故意轻松地回答说。

  说者似无意,但听者心里却已翻江倒海。小袁迅速捕捉到了王海脸色瞬间煞白的变化。来到医务室,王海看到抽血室外还有两名民警。小袁“安慰”王海说道:“他们是公安那边过来等着取你血液样本的,放心吧,现在不会把你带走的!”

  尽管如此,王海还是感到两腿有些发软。

  防线崩溃 交代余罪

  一切尽在计划中,小袁从王海的一系列表现能感觉到,距离他主动坦白的时间不会太远了。

  血抽完了,让王海没想到的是,袁警官并没有把他带回监区,而是和另两名防暴队队员将他押送到了隔离室,单独关押了起来。王海一进隔离室,几乎就瘫坐在了地上。

  “好好想想,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小袁口气严厉地告诫王海。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又是一连串的自问,王海的心更乱了。一天过去了,袁警官也没有过来,王海感到在隔离室的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他终于明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是福是祸,终究逃不掉的。

  第三天,王海在看到小袁的一刹那,眼泪竟夺眶而出:“袁警官,我什么都交代,全部交代!”

  果不其然,王海还隐瞒了两起入室抢劫案以及一起强奸案。

  全部供述完后,曾经几近崩溃的王海突然感到如释重担,头也不疼了,腿也不软了,他甚至对小袁说:“谢谢警官,我终于可以把心放下来了。”

  加刑,对王海来说应是早就想到的必然后果。这也无不验证了那句语: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3 坦白余罪背后的较量 2018-09-28 2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