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到2020年,上海将实现“美丽家园”建设全覆盖,这是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而按照年初的计划,今年,上海就将拆除违建不少于3600万平方米。
“美丽家园”如何实现美丽升级?城市里的违法建筑“硬骨头”怎么啃?来自基层一线的建设者们又有哪些锦囊妙计?近日,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研究会在沪举办“美丽上海·同创共建”论坛,来自街道和乡镇的“小巷总理”、一线城管执法队员等现身说法,针对城市管理中违法建筑、老旧小区停车难等顽症痼疾,共同分享“绣花经验”。
坐标:静安彭浦
老旧社区里的“拆建管”大文章
位于静安区西北部的彭浦新村街道是上世纪50年代初在工人新村基础上发展建设起来的超大型、居住型社区。因建设年代早,缺乏合理规划,加之彭浦新村街道人口密度高,城市管理难度不小。
“根据我们前期的统计,辖区内共有违法建筑11217处,总面积达32.7万平方米。彭浦夜市、马路菜场、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环境问题曾经也是层出不穷。”说起彭浦新村的前世,彭浦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西飞曾经也是一肚子苦水。
3年前,彭浦新村街道将“美丽家园”建设提上议程,制定了“先行拆、同步建、长效管”的思路来推进建设。“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对居民区内的违法建筑先期开展了集中整治,将辖区内多处历史遗留的难题顽症彻底根除,这为开展‘美丽家园’ 建设奠定了基础。”
论坛上,张西飞分享了经验之谈:对于即将建设的每个小区,街道还都委托了专业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为了确保建设成果保持常态长效,在大力推进小区硬件环境改造的同时,我们还在不断提升管理‘软实力’。”
张西飞透露,在建设过程中,彭浦新村街道建立完善了物业达标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物业达标考核奖励的作用,不断提升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
经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美丽家园”建设,而今,老旧居住小区的整体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
坐标:宝山张庙
城管进社区助力小区综合治理
城管是城市管理中的一支“主力部队”,城管执法如何更好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打造美丽上海发挥执法者的力量?宝山区城管执法局张庙街道中队有一套解决之道。
据悉,张庙街道是一个曾有过辉煌岁月的老街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张庙一条街”已闻名中外。然而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作为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张庙被贴上“社区老旧破、人口老弱密、环境脏乱差”的标签。
“毫不夸张地说,在张庙,群众反映小区环境‘脏乱差’ 问题占12345服务热线常年投诉量的80%左右。”张庙街道中队中队长康拥军透露,就是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下,2016年3月,街道启动了“美丽家园”建设工作。此后,城管执法中队相继开展了主要领导蹲点联系服务居民区、社区城管工作室、网格工作站联勤运作、城管执法“三公开”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细致排摸形成一户一档,攻坚克难对住宅小区启动拆违整治。
为从根本上遏制小区违法搭建、破墙开门顽症反弹,张庙街道中队还建立了“每日巡查、事前干预、事后整改”的长效管理机制。并推动城管执法从街面向小区延伸,划分城管执法四大片区,建立社区城管工作站点33个,推进执法力量下沉社区。目前,街道33个居民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已基本完成,6万余户居民家庭直接受益。
坐标:徐汇枫林
“三驾马车”通力破解小区停车难
“刚才几位嘉宾的发言是城管、街镇等各个层面在‘同创共建美丽上海’ 中的缩影。我叫顾薇,是徐汇区枫林街道汇园居委会主任。”刚走上演说台,“小巷总理”顾薇这样开门见山介绍道。
顾薇说,她所管理的汇园居委会下属徐家汇花园小区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老旧小区,其中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小区内有1200多户居民,700多辆业主的私家车需要停放在小区内,然而地下车库只有230个停车位,且小区车辆白天无论停放多久只要5元、夜间停放只要10元的标准已是多年未变,让小区变身为‘公共停车场’。”
在这样一种紧迫的局势下,徐家汇花园居委会、徐家汇花园小区业委会以及汇银物业“三驾马车”走到了一起。“一方面,我们广开言路,听取居民意见,让‘价格杠杆’ 来调节停车费用。”顾薇透露,出于人性化的考量,业委会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价值10元的停车券,方便部分老年业主的子女上门探视。
为了确保长时间停放在小区的车辆确为本小区业主所有,业委会还推出了“三证合一”政策,即房产证、驾驶证、汽车运行证三证合一,并借助科技设备——智能车牌识别仪加以辨识。
在多方努力之下,如今,徐家汇花园小区停车状况颇有改善,小区通道畅通无比,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不遵守新规定的现象。
第三方力量深耕城市管理辅助事务
精细化要求城市管理不能简单的“一刀切”,鼓励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论坛上,除了街道、城管等上海“美丽家园”建设的“正规军”现身说法外,另外还有一支“后援军”也亲临现场,他们虽为“后勤”,却在城市管理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沪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就是这支队伍的一个典型。
据悉,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过程中,截至目前,沪杰已与徐汇区康健街道、静安区曹家渡街道、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等多个街道建立服务关系,并根据每个街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辅助参与到美丽家园建设的治安防范、市容环境、交通整治、消防安全等方方面面。沪杰总经理顾元甫形象地说,沪杰的保安就是城市治安“护航队”、街面“美容师”、交通整治“先头兵”、以及消防隐患“排险者”。
今年8月14日凌晨2时30分许,沪杰特保队员周克亮、陈超两人在康健文化广场内巡逻时,就碰上了一名可疑男子在偷盗电瓶车,两名队员在广场保安的配合下最终将其抓获,并马上通知值班民警,随后将其扭送至派出所处理。
像这样的故事在沪杰保安的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这些美丽上海建设的“第三方力量”用他们的行动,在都市服务“窗口”中勾勒着美丽上海不一样的光景。
精细化管理应按照政策法规“绣花”
本届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美丽上海.同创共建”这一话题,共同探讨超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就如何举全市之力精细化管理城市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研究会会长恽奇伟谈到,对于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源头管理尤为关键,而这,更需要政策法规做支持。“我认为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指导性的规程意见,就一些细节问题加以引导,比如跨门经营的定义,门店房的遮阳伞是否可以?露天的咖吧场地是否可以?”在恽奇伟看来,“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城市,需要按照规程来探索精细之路。
同时,恽奇伟谈到,美丽家园建设单靠政府和任何一个部门的努力都无法完成,更需要发动市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自治”发挥最大作用。
据悉,城管执法研究会将深入城市管理与执法部门基层单位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工作,找准城市管理中的短板,为政府主管部门精准治理城市管理问题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围绕“打造美丽上海”这个主题,城管执法研究会也将充分听取市民群众的呼声,为早日实现“美丽上海”目标出谋划策。
社会治理创新基层样本
上海市委政法委 上海法治报社联合主办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