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周末看点

“老法师”“半路出家”从警路

2018年10月12日 B02 :周末看点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545

  □见习记者 张叶荷

  

  2000年春天,非公安类院校毕业的蒋军伟第一次迈进刑队大门,踏上了属于他的刑警路。个人三等功6次,嘉奖3次,曾被评为2013年上海市“平安先锋”……凭借着一股对刑侦工作的热爱和钻劲,从“半路出家”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被刑侦支队绝大多数民警尊称为“老法师”,蒋军伟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的辛苦与努力。

  

  初入行的“十万个为什么”

  回忆起自己二十年的刑警路,这位“老法师”表示刚入行时的确是一段比较艰辛的岁月,什么都不懂但又什么都要知道其“所以然”,所以比别人花的时间也更为多了一些。

  2013年12月8日下午,一名阿姨报案称自己的手机和现金都被人拿走,事后发现银行卡里也被转走了6000多元。装作不经意间“落下”一沓巨款,随后以“分钱”为幌子将受害人骗上车,再想方设法套取其现金、银行卡密码,蒋军伟迅速判断出这是一起“抛物诈骗”案件。

  “类似这样的案子线索十分单一,侦破起来难度不小。”面对此难题,蒋军伟决定迎难而上,根据报案人的回忆,在案发地的周边一遍遍的走访、调查,蒋军伟终于成功锁定了3名犯罪嫌疑人和作案车辆,发现嫌疑人已经转移到奉贤地区。

  为了尽快将嫌疑人捉拿归案,蒋军伟一早就跟同事兵分几路,在奉贤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车辆,并一路尾随至浦星公路,成功将3名嫌疑人抓获。

  或许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将军伟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坚韧和执着,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在年轻的时候被称为“十万个为什么”了。说起绰号,蒋军伟笑了,因为在工作中他总是喜欢问“为什么”。别人知道笔录应该怎么写,他就一定要知道为何这么写。为了寻找答案,他开始翻阅相关法律书籍,甚至找出了1956年泛黄的笔录材料寻找答案。

  案件“死胡同”中找突破

  在刑事侦查的岗位上一待就是二十年,蒋军伟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公安工作的执着追求。凭借着一股的钻劲,他不断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了业务理论基础,在这过程中他也渐渐从原先的好奇、冲动的热血少年转变成为一位人人尊敬的“老法师”。问到秘诀,他说刑侦岗位需要根据案件随时作出调整,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去年7月底,蒋军伟需要协助分局抓捕两名重要在逃人员,在和分局侦查员对接后发现,两名在逃人员案发后做了大量外逃准备工作,原有联系方式已全部停用,案件走到这里似乎到达了死胡同。

  “针对一个案件需要从整体框架入手,核心是思维,判断、分析和处理都是必要的能力。”为了尽快抓获嫌疑人,蒋军伟和他的同事开始了全面“撒网”和梳理的过程,从嫌疑人的关系人到历史活动轨迹无一遗漏,逐一核查和核实落地。经过不断地侦查,蒋军伟终于获悉到一个线索:一名嫌疑人很可能返沪并暂住在一关系人家中。

  为了将嫌疑人尽快捉拿归案,蒋军伟和他的同事开始了连夜蹲守的日子,最终成功等到嫌疑人现身并成功将其抓获。

  “老法师”的传道解惑路

  有人说人生的前半部分在做加法,总在不停地吸取各种知识,而人生的后半部分则要做减法,将自己经验和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蒋军伟似乎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

  蒋军伟在参与侦查办案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走上讲台传授经验和方法,现被青浦公安分局聘请为兼职高级教官。他先后开发了《证据的运用》 《常见侦查方法在实战中的应用》 和等课程,并经常受邀授课。2017年度被评为分局优秀教官。

  “干刑侦并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我在授课中会告诉青年民警们一些经验和教训,当然可能在破案中不会马上使用到,但是时间久了一定会有所启发。”源于丰富侦查办案经验,蒋军伟在授课过程中,总能将精彩的实战案例信手拈来。他常说上课也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他希望在总结自身成功经验的同时,能够让年轻人吸取自己失败的教训、少走弯路。对于青年人的请教,这位“老法师”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看点 B02 “老法师”“半路出家”从警路 2018-10-12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