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见习记者 张叶荷
本报讯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20天之际,昨天上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科创中心建设——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研讨会”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召开。三分院公布了一起由该院提起公诉、近十年上海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中涉案金额最高(达4187万余元)的罕见“双密”案件,并公布了从2010年至2018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侵犯商业秘密罪审查逮捕案件的总体情况,数据显示该类案件批捕率达到75%。三分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八项措施》,对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统一等进行了规定。
研讨会开幕后,三分院公布了一起由该院提起公诉的涉嫌侵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案。据介绍,该案涉案金额是近十年来全市此类案件中最高,高达4187万余元; 又是一起罕见的既侵犯技术信息,又侵犯经营信息的“双密”案件,在认定商业秘密的密点、商业秘密损失数额的计算方式和依据均无明确的司法解释可以参照,办案难度高。
三分院从立案之初就提前介入,引导侦查,为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多次听取被害单位意见,综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考量最大限度保障被告单位与被害单位西能公司的新合作项目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积极促成被告单位、被告人与被害单位达成赔偿谅解,弥补被害单位经济损失。
截至目前,被告单位和被告人顾某已分别赔偿被害单位西能公司部分损失,获得西能公司谅解。另外两名被告人也表达了赔偿的意愿。
三分院披露,从2010年至2018年,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商业秘密罪审查逮捕案件18件28人,批捕13件21人,批捕率达到75%。商业秘密罪犯多集中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机械制造、生物科技、软件开发等领域,案件在侦查取证、案件定性上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大量案件存在取证困难、构罪存疑等问题。
研讨会上,三分院还为7名在商标、著作权、专利、商业秘密等领域具有专门知识的专家颁发了知识产权特邀检察官助理聘书,希望特邀检察官助理运用他们的专门知识,协助解决专门性问题,提出专业性的意见建议。
本次研讨会由三分院、上海市法学会主办,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协办。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