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法治社会

揭开“文玩代拍”骗术谜局

闵行警方捣毁一诈骗团伙

本文字数:878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我们公司可以在国内、境外为您拍卖藏品,在各大顶级拍卖行都有我们的经理。”12月24日,当闵行公安分局民警查获这一以“古玩鉴定”为幌子的诈骗团伙时,骗子公司办公室内的业务员正在繁忙地“业务拓展”。在现场,警方抓获涉案人员20名,并发现了各类诈骗合同,话术剧本,以及所谓的“拍卖珍品”。记者昨天从闵行警方获悉,目前,闵行警方已抓获20名涉案嫌疑人,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鉴定、代拍价格不菲因为是“顶级的”

张先生是名古玩收藏爱好者,今年7月,他接到推销电话,对方称可以帮客户拍卖古玩。

由于确想出手几件藏品,于是张先生在今年7月5日,特意从江苏赶到上海,带着十几件瓷器藏品来到“古昌公司”。接待张先生的业务员反复强调,公司有强大的包装宣传团队和渠道,经过他们的推广,张先生手中的藏品不仅能出手,还一定是高于市场价的。同时,公司承诺,如一年内卖不出去,可全额退款。在业务员游说下,张先生支付了4500元“服务费”和“手续费”。而直到12月,他也没有收到过一次拍卖的通知,当他提出要拿回手续费时,却遭到了公司的拒绝,再往后,业务员连电话都不接了,于是张先生报了警。

“剧本完整”,“鉴定”全靠网络搜索

自今年12月以来,闵行公安陆续接到群众报警,称被一家名为“古昌集团”的公司诈骗。闵行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

经查,这家公司从今年5月开始营业,所谓的“古玩拍卖”业务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运作模式。业务员负责从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得持有藏品的卖家联系方式,通过承诺高价拍卖等话术,吸引客户到公司,而当客户到公司后,以公司气派的办公场所、拍卖藏品等方式进一步获取客户信任,然后请出“鉴定师”为客户鉴定藏品价值。实际上,无论藏品是否为真品,经过“鉴定”,都会在产品经理口中变成“几百万”元的珍品,产品经理会以收取“保证金、鉴定费、服务费”为由,要求客户支付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的费用。而实际上,在公司收取费用后,根本不会开展任何鉴定和拍卖活动。

目前,警方已抓获20名涉案嫌疑人,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B03 揭开“文玩代拍”骗术谜局 2018-12-28 2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