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主笔闲话

儿童APP岂能少儿不宜

本文字数:791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针对那些包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链接的APP,将进行严格排查,一律停止使用。本期“权威曝光”就刊登了关于儿童APP广告推送的调查文章,一些大受儿童欢迎的APP却有不少小“陷阱”。

网络时代,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享受各种互联网便利的同时,鱼龙混杂的信息也让家长们担心不已,毕竟小朋友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对于网络世界中的“渣滓”缺少应有的排查能力。可目前我国电影、游戏等都还没有分级制度,更遑论庞大的互联网分级了,虽然监管机构也对相应的软件进行审核,但“一刀切”的模式,必然导致对成人来说司空见惯的扣费模式和诱惑性广告,放在儿童面前就可能成为扣费陷阱以及不适当内容。

那些“偷偷摸摸”的小软件姑且不说,即使是常用的大型应用软件,也经常会给孩子推送一些莫名其妙的广告。家长盯得紧一点,还能及时制止孩子“手欠”瞎点,稍不留神,各种消费的陷阱、不堪的内容就让孩子误陷其中。关于消费陷阱,此前有不少相关的报道,孩子用大人手机玩游戏、刷礼物,巨额消费在没有金钱概念的孩子眼里只是一些数字,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却是致命一击;而那些不堪的内容,尤其对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杀伤力更大,本来认知就稚嫩,对身体的发育也处于好奇时期,一旦误入其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伤害。

家长,理应是帮孩子把关的最重要防线,但防不胜防的是网络里没下限的“手段”。为了利益,很多人就是可以罔顾公序良俗,甚至漠视法律法规,在互联网世界里用下三滥手段博眼球。要想从根源上断绝这些危害,说到底,还是需要法律来撑腰,需要监管部门下重手、下杀手,将这些不良信息生产商、发布平台予以重罚重治,才能还孩子们一个相对干净、有益的网络环境。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 儿童APP岂能少儿不宜 2019-01-15 2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