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川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妇联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妇联拟提交10份提案、议案,从加强顶层设计和改善民生出发,围绕幼儿托育、妇幼健康、生育配套制度创设、家庭养老等问题展开。
市妇联、市妇儿工委与上海社科院课题组调研发现,目前本市社区儿童活动场所主要有三类:一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设立的社区儿童活动场所;二是由社区自主组织设立的社区儿童活动场所;三是社区依托社会组织力量设立的社区儿童活动场所。调研显示:上海社区儿童活动场所建设主要存在区域分布不均衡、服务功能不均衡、儿童和家长整体满意度不高、多头管理无标准等问题。儿童对社区范围内建设儿童娱乐游戏场所与设施的需求高达80.1%,位列各项社会服务需求的第一位。为此,市妇联建议:明确政府责任,由市民政局牵头,统筹管理本市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出台建设和运营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指导性规范意见,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鼓励各方参与,培养专业化运营管理队伍,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建设和运营,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的服务。
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儿童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复旦大学公共安全实验室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抗生素普遍暴露。除临床使用外,还有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其中兽用抗生素在动物饲养中的使用,是人群兽用抗生素暴露的源头之一。为此,市妇联建议:从源头抓起,对兽用抗生素的生产及使用进行监管,减少抗生素使用剂量,尤其杜绝使用已经明显停止生产的抗生素;加强食品中抗生素的监管,完善食品中抗生素含量的监管体系;开展抗生素暴露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全面了解抗生素在动物和人中的使用状况,评价环境抗生素残留和人体抗生素暴露状况,研究对人群细菌耐药性和健康的影响及机制。
此外,市妇联还建议:增设夫妻双方共享生育假;加快发展普惠性社区型托育机构;创设综合性“生育与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加强失独老人监护和帮扶;提升精准养老水平,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制定新兴家庭服务标准,推动“互联网+家政”发展;鼓励发展社会企业推动公益创新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