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一辈子坚守的信仰

访东吴大学法学院校友——陈方升

本文字数:1150

  日前,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杨乐、党委副书记罗山鸿一行,前往拜访东吴大学法学院校友陈方升老先生。陈老已89岁高龄,由于刚刚经历骨折,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依然精神矍铄。

“读法律就到东吴大学”

在交流中,陈老回忆了他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的一些往事和他一生坚持做法律工作的经历与感悟。

因为年代久远,陈老的记忆有些模糊,但是在聊到他就读于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英美法课程的经历,以及听到介绍上财法学院承袭东吴大学法学院英美法和比较法传统,开设英美法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英美法教育时,他的眼神顿时透出明亮的神采。

在1948年前后,陈老考入东吴大学法学院。提到报考东吴大学的初衷,陈老说:“因为当年东吴大学法学院名气很大,读法律就到东吴大学。”据陈老回忆,当时他上的是东吴大学法学院晚班课程,下午四点多上课,白天还要工作赚取学费。东吴大学法学院开设的法律课程难度很大,很多是全英文授课,甚至于从入门课就开始使用全英文教学。学习时间紧,课程资料多,学习压力是很大的,陈老英文功底相对薄弱,需要经常翻阅字典查单词,这也使得陈老在工作之后成为了同年龄段里英文最好的那批人。当谈及当时的授课老师时,陈老激动地说:“当时的老师都很厉害,名气很大,像是参加东京审判的倪征燠先生和向哲浚先生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

然而,陈老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的时光仅仅只有短暂的两年。谈及此处,陈老感到很遗憾。他回忆道,当时的东吴大学是私立大学,学费相对于他的家境而言十分昂贵,难以负担。因此学习两年后,陈老遗憾退学,转而考取当时是公立大学、无需个人负担太多费用的复旦大学,继续攻读法律。

坚守信仰公正办案

1952年大学毕业之后,陈老成了第一批进法院工作的人,在法院执行庭一干就是一辈子。退休之后,陈老又因为经验丰富被法院返聘,为法院培养后备人才,一直工作到70岁。

在谈及陈老的工作经历时,陈老一直强调“公正”这两个字。在陈老一生办过的无数案件中,他始终坚守信仰、公正办案,坚持做一个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法律工作者,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陈老的人生可以用淡泊名利来概括。环顾陈老的家,面积不大,一室一厅的小房子,但却干净整洁。“他是真正地将整个人生都奉献给了法律,都奉献给了那些需要他的人民群众。”当听到妻子在一旁诉说他的情况时,陈老一直在微笑,并表示自己不后悔。

在采访结束后,上财法学院采访组一行人与陈老合影留念。这次拜访中,陈老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英美法的经历和他此后一生做一个“法律人”的坚守感染了每一个人,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作为“法律人”所肩负的责任。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一定会传承英美法和比较法的传统,接棒“法律人”公正的精神,向着未来奋发前行。

(供稿: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古杨汉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一辈子坚守的信仰 2019-01-16 2 2019年0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