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苑周刊

如何立法应对克隆人技术

本文字数:547

  克隆人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宪法上的生命价值、人的尊严、社会和家庭秩序构成冲击。

在《克隆人技术立法的宪法界限》(详见B2版)一书中,作者认为:克隆人技术与宪法密切相关,关涉宪法上人的界定,关涉到宪法上人的尊严以及后代人基本权利的保护问题。

人们对克隆技术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克隆人技术会改变“人”的基本定义,会侵犯人的主体性、个别性和多样性,从而使克隆出来的人失去人的基本尊严。同时,克隆人技术不成熟,有意制造很可能有缺陷的人也是对人的生命权的侵犯。

尽管有支持克隆人技术的科学家认为,这种担心与忧虑是多余的,但面对人的尊严与主体性问题,宪法的预防性功能是必要的。科研自由应当接受人的尊严、生命权价值的限制和拘束,不得对社会和人的生命和尊严价值构成伤害。通过立法禁止克隆人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处于根本法的地位,是国家立法权的来源和根据。在宪法秩序中,经由宪法授予的立法权的义务是尊重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所有立法中体现宪法精神。

因而笔者同意作者的观点:克隆人技术的立法属于国家立法权,涉及宪法上人的生命权、人的尊严等重要的宪法价值,对其立法过程和立法内容进行宪法规制尤为重要。

王睿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苑周刊 B01 如何立法应对克隆人技术 2019-01-30 2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