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子明 记录:一帆
“满意西施”梦馨不但人长得美,而且还是个淳朴善良的好姑娘,但可悲的是作为打工妹的她遇上了子明,在他的爱情攻势下,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他却因为他俩的家境和个人层次的差距实在太大而制造借口,把梦馨给抛弃了,子明自己也经受着良心谴责。
对“满意西施”情有独钟
5年多之前,我和梦馨相识了。当时我父亲是一家国营机械厂的厂长,借着他的关系我大专毕业后到了厂里财务科工作,不到1年的工夫,就被任命为科长。
一天我去厂里的“满意”小卖部买烟,新来的售货员令我眼前一亮:长相酷似香港女明星关之琳,精致的五官,白皙红润的皮肤,还有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这个女孩就是被厂里职工称为“满意西施”的梦馨。
我一下子就为她神魂颠倒,可当时她对我一点也不“感冒”,见我直直地看着她,不乐意了,重重地哼一声。我自知失态,做贼心虚地小声说:“给我一盒红塔山。”
这就样,我和梦馨算认识了,从此,我没事就往她的“满意”小卖部跑,可谓风雨无阻,一天跑个N趟,在这里我要插一句:我是家里的独苗,平时不和父母住一块,家里有两套房产,在同一小区,他们住一套大的,3室2厅,我自己住2室1厅。
我对她的心意连傻子都看出来了,何况她不但长得漂亮,人也不傻。我从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讪中,摸清楚了她的底细:她家是四川农村的,20岁,学历不高,高中毕业。她是老大,家里还有一弟一妹,她不想在农村窝一辈子,想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因此来到上海。“满意”小卖部的老板娘是她老乡,管饭管住,一个月给她2200元。
说起我的长相嘛,1米7不到,体重却将近160斤,是典型的小胖子。不过抛开体型不论,我长相还不难看。
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梦馨对我的态度渐渐软化了。虽说她似乎被我的爱情攻势感动了,不过没有明确表态过对我有好感。我当时有些泄气,也没敢把我追她的事告诉父母,毕竟我俩的家境确实差距很大,而且个人层次也差距很多……我也动摇过。理性告诉我,我俩既不门当户对,学历也不恰当,还是放弃吧!但是第二天看到她那明艳动人的脸庞时,这些动摇一下子瓦解了,想跟她一辈子厮守的信念油然而生。
我为她开了一家商店
老板娘虽然和梦馨是老乡关系,但给人打工免不了受气。一次由于客人太多,她照顾不过来,找零数额不对,少收了50元。老板知道后,狠狠地批了她一顿,还扣除她当月工资200块。第二天她红着眼圈把委屈一股脑对我诉出,我心里一暖,显然她把我当成了可以倾诉的“自己人”。看着她楚楚可怜,自己不由得心疼起来。一股豪气油然而生,脱口而出:“给别人打工永远得看别人的脸色,我干脆自己开个店,你当老板娘算了!”
没想到自己这一番话取得了奇效,对无依无靠的梦馨来说,我这些话无疑是爱的表白。她羞红了脸,说:“你愿意一辈子对我好、不欺骗我吗?”我哪能听不出来她的意思,忙发誓道:“梦馨,做我的女朋友吧,我以后一定会对你好的,答应我吧!”她好半天没说话,在我等得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时,她终于开口了:“子明,你的家庭背景不错,而我家是农村的……”我在旁边急忙回答:“只要两个人相爱,就没什么东西能分得开!梦馨,我子明这辈子就认定你了,你再忍耐一段时间,等我开了店你就做老板娘!”“那……好吧,你就是我的男朋友了。”
经过3个月的筹备,我的“子馨”小卖部终于热热闹闹地开张了。“子馨”小卖部是我和梦馨的名字里各取一字,当初这么取名也是纪念我俩的爱情。小卖部也在厂子里,我借用了爸爸的关系,和梦馨原先所在的“满意”小卖部唱起了对台戏,梦馨终于做了老板娘。
“子馨”小卖部的开张,严重威胁了“满意”小卖部,道理是明摆着的,我在工厂里的人脉优势是它无法竞争的,一千多职工的大厂子,无论是厂里公费购买力还是职工购买日用生活品,是很可观的。渐渐大家都到我的店里买东西,“满意”小卖部的生意也就一落千丈,勉强坚持了4个月后就关门大吉。从此“子馨”小卖部在厂里一家独大。
我和梦馨的恋情也发展顺利,随着“子馨”小卖部的开张,我俩谈恋爱的事实也渐渐浮出了水面。听说她的家境后,我父母严厉反对,可架不住他们宝贝儿子的一意孤行,父母也没办法,不再过问我的事了。而梦馨对我越来越在乎,对我的爱意渐渐超过了我对她的爱,爱的主动权开始牢牢把握在我的手中。
一次意外使我俩损失惨重
一天,有一个女孩到小卖部来看她,两个人都操着家乡话,谈得很投机。后来听梦馨说那女孩叫阿桐,20岁,在附近电子厂上班,后来阿桐经常来找她闲聊,两人很快就成了好姐妹。有一天晚上梦馨兴奋地对我讲:“阿桐的大舅是渔场的副场长,渔场捕捞和加工的海产品既新鲜又划算。品种还挺丰富的,想卖给咱俩一些货,给我们进价比市场价低多了,多进些还能便宜。反正快过年了,托你爸的关系发给厂里职工作为年货,既受职工的欢迎,咱俩还可以大赚一笔,你说怎么样?”我一想,对呀,渔场有内部关系,利润肯定很大,如果这次做得成功的话,以后还可以每年都这样搞,真是不错!不过,这些海产品的质量是关键。于是不放心地问她:“这个阿桐可靠吗?要知根知底才行呀,那些海产品新鲜吧?过几天让她舅舅带来样品看看吧!”梦馨见我答应了,很是兴奋,随后就把我的意思在电话里传达给了阿桐。我也回家跟父亲作了沟通,他倒没什么意见,认为这件事情可以操作。
很快阿桐就带了她大舅来到小卖部,并带来了1份5斤装的样品:带鱼、墨鱼占了四斤,对虾有半斤,海带和其它鱼类有半斤左右。我仔细查看了一下,很满意,不但产品新鲜,并且价格公道,当即订购了1500份。
这次的买卖非常顺利,阿桐大舅过了10天就运来了大量的产品,我和梦馨忙得连轴转,连包装也没打开,毕竟阿桐是熟人,质量可以放心。职工们高高兴兴地把海产品带回家,这次轻松地大赚了一笔,又让职工很高兴,真是一箭双雕。
不过没等我俩怎么高兴,噩耗接踵而至:没过三天,厂里接连传出大家由于回家吃了海产品里的河豚而上吐下泻、中毒不起、送到医院急救的恶性事件。共发生了18起,值得庆幸的是没人死亡。原来有些海产品中掺有河豚鱼,大多数人又不认识它,致使食用者纷纷中毒。
可想而知,这起恶性事件使父亲和我在厂里的处境非常被动,职工更是谣言纷纷,有的说我们父子利用特权中饱私囊,有的说我用心歹毒……迫于压力,父亲作出了撤销我财务科长的职务,降为一般工作人员。并责令我赔偿广大受伤者的医疗费,还要公开登出道歉信向职工们赔礼道歉。经过中毒事件后,“子馨”小卖部信誉也没有了,只好被迫关门。
原来有人暗中捣鬼
一连串的打击使我的心情极差,后来无意中从梦馨的老乡圈里听到这样的小道消息:原来促成这桩买卖的阿桐是罪魁祸首!已经倒闭的“满意”小卖部老板是她的二舅,“满意”小卖部因为我的“子馨”小卖部的开业而关门大吉,老板迁怒于我俩,伺机报复,派外甥女阿桐接近梦馨,然后促成阿桐当渔场副场长的大舅来与我交易,老板就在海产品中掺入了河豚鱼,而这一切她大舅也蒙在鼓里。可这毕竟是小道消息,没有法律认可的证据,不能将幕后主使绳之以法。
我和父母得知真相后,不禁埋怨起梦馨来。我一气之下更对梦馨下了最后通牒:以后不许再和阿桐来往!父母本来就不同意我俩的交往,现在更是旗帜鲜明地不接纳梦馨。借此机会母亲给我介绍了一位门当户对的上海女孩晓云:她也是大专毕业,比我小两岁,大家闺秀,在电信部门工作,收入丰厚,她爸是市职能部门的处长。我抽空和她见了一面,彼此感觉都满意。
自从小卖部关了以后,梦馨在家里无所事事。有一天我无意中看见梦馨和阿桐在一起逛街买东西,不禁怒气暗生,当时就打算找梦馨兴师问罪,可转念一想:自己不正想和梦馨提出分手嘛!正愁找不着借口,这不机会来了吗?于是下班后板起面孔,开门见山问她对此怎么解释。见我发了大脾气,梦馨吓坏了,忙解释说白天阿桐打电话给自己,说要赔罪,于是自己没想太多就出去了。
我借机大发雷霆,最后明确告诉她我们关系到此为止,为了补偿她,愿意给她30万元。望着她接近崩溃的神情和歇斯底里地跪下求饶,其实我心里极其不好受,也很舍不得她——她是个好姑娘,长得漂亮还能吃苦,又贤惠又勤快,家里的活儿也全包了。但理智告诉我:自己和她毕竟是两个世界的人,还是和她分手为好。后来我在外面宾馆住了一周。在这一周里梦馨打了50多个电话,发了上千条微信,我都硬起心肠不去理她。一周后回到自己家时发现她已经离开了,除了自己的衣物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拿,包括给她的30万元,只在饭桌上留了一封厚厚的信给我,足足有12页之多。看着明显留有她泪痕的信,我的良心在深深地忏悔。由于她学历不高,信里有一些错别字,但字里行间深深的爱意使我内疚,也痛恨自己,伤害了这么珍惜自己的好姑娘,自己还算是人吗?
三个月后我和晓云开始了正式交往,而梦馨自从那天离开我家后一下子就人间蒸发,后来听梦馨老乡说她已回老家,她丝毫没有报复我,但我还是受到了最严厉的处罚:那就是我的良心从此不再安宁!
手记>>>
门当户对很关键
在梦馨和子明这对情侣中,梦馨是彻底的受害者,我们应该首先谴责子明,刚开始由于梦馨的美丽,他热烈地展开追求,可好不容易追到手了,后来却为了和家境优越的上海女孩晓云在一起,想摆脱梦馨,却采取了不光彩的手段。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谎言和欺骗更能破坏感情的了。被欺骗的那一方,无不因为这个谎言而伤痕累累,受到长久的伤害。
其次,我们也要说:恋爱或婚姻中的两人家庭背景相差过于悬殊的话,对男女之间的交往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家庭环境往往影响了一个人的三观还有各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情侣是很难生活在一起的。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就会产生一些矛盾,比如有一方家境优越从小就没有为钱发过愁,一直大手大脚。而另一方家境普通,从小日子就过的精打细算。
不同家境下成长的孩子本身对生活的观点会差别很大,有人可能觉得人这一辈子能够好好地生活就够了,可是有人的要求是有品质有质量的美好生活。
所以在过去的年代里,中国人讲究门当户对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门当户对的家庭才会培养出门当户对的三观,只有这样的情侣交往才是最合适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