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诈》是国内首部反电信诈骗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团队自2016年筹备开始,摄制组深入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天津市公安局、苏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公安局、温州市公安局等单位,走访超过100名反电诈一线干警,并参观各地反诈骗中心,得到了第一手的素材。用一个个取材于真实案例的故事,讲述电信诈骗给受骗人的生活与精神带来的巨大痛苦。
《天下无诈》
导演:余丁
编剧:徐晴
主演:郭晓东 徐悦 王茜 巴图 付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语言:普通话
首播:2019-01-30
集数:30
单集片长:45分钟
剧情简介:
为破获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电信诈骗案件,原刑警队副队长邝钟与朱西宁、马赛等人紧急成立第十支队——反电诈支队,与现在越发猖獗的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斗智斗勇,办案过程中,他们不被理解,甚至被受害人谩骂,困难重重。队员们真正感受到了“反电诈”三个字的沉重与艰难,在队长邝钟的带领下,队员们侦破了一起起电诈案件。在破案过程中,邝钟发现了电诈案的幕后黑手——来自境外的诈骗团伙头目“金主”,几经周折,终于将设立在境外的诈骗窝点一网打尽。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这些年很受欢迎,这类剧关心当下,更能唤醒观众对身处环境的关注与反思。但不得不承认,现实题材并不是那么好拍,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绕道而行。聚焦电信诈骗话题的电视剧《天下无诈》填补了这一现实题材领域的空白,但相比于其他“涉案”类型,这类题材有较大的表达难度需要克服,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娱乐元素要让位于它的主题。
《天下无诈》重点展现7大电诈类型、48大类电诈骗局,揭秘了各类常见电诈手段。从初级版的“猜猜我是谁”到升级版的“我是你领导”,再到“冒充公检法”“假绑架”“木马病毒”等。
电信诈骗案件不像缉毒等刑事案件那么惊心动魄,大多数案件没有案件双方纠缠在一起的浓重情感故事。电信诈骗属于非接触型犯罪和无动机作案,是通过海量数据筛选、信道分析以及信息流、资金流追踪来破案的。电信诈骗往往就是一个电话,谁都不见面,靠着发一堆短信,打一个电话就让人上当受骗了,侦破起来特别困难。
“有时候会觉得电信诈骗像魔术一样,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但它就真实发生了。”该剧总制片人及主演王茜说,“剧本中的很多案件也是如此,你不能把现实中的案件包装成‘偷天换日’式的惊险奇谋,但正是这种日常中的‘防不胜防’让很多人掉入电信诈骗的陷阱。这就是现实生活。”
剧中有一个1.2亿元巨额电信诈骗案,该情节取材于2017年发生在贵州省的真实案件,也是当时国内电信诈骗数额最大的案件。该剧主创人员表示,乍一听,所有人都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一步步被骗那么多钱?但电信诈骗的一个特点是所有人都深信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谓当局者迷,很多情况下,人们会被自己的贪欲、愚蠢甚至善良所蒙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天下无诈》有一段台词,非常直白地说出了电信诈骗的危害:电诈不仅给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也给社会诚信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面对陌生电话人人自危,人与人之间充满了防备,陌生人社交信任几乎荡然无存……
《天下无诈》中对警察形象的塑造也很真实。剧中原刑警队副队长邝钟被任命为第十支队负责人之后,也曾对领导抱怨,自己根本搞不懂电信诈骗那一套,没法开展工作,但他与他的队员们,正是在不断的侦破过程中学习。到目前为止,各地警方的反电诈能力有目共睹。
但警方破案能力的“道高一丈”,并没法彻底让电信诈骗绝迹,民众整体防电诈意识的觉醒与提升,同样也没法避免仍然有人会掉进电诈陷阱。这是电诈行为本身的特点造就的,人口基数那么大,总会有人处在信息盲点处。
从“天下无贼”到“天下无诈”,需要更多人的智慧与努力。通过影视剧作品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帮助公众提升防电信诈骗的意识,渗透以往防电信诈骗宣传所未能到达的死角。《天下无诈》的出现也是一种尝试。哪怕有一人因为看了《天下无诈》而避免被骗,这部剧的价值就体现了。(栎之/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