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迎接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法律挑战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的创新与变革

本文字数:2159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于馨淼

  □法治报记者  徐慧

2016年11月17日,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在同济大学正式挂牌成立,至今成立才两年的新起学院缘何受到上海乃至全国各大法学院校的关注?

作为我国唯一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 IPO)以联合培养知识产权法(设计)硕士项目(W IPO项目)方式合作的高校,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于馨淼告诉记者,“面对新技术革命对法律、知识产权的挑战,我们希望有所作为。”

我国首个与WIPO合作硕士项目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她依托同济大学已经形成的理工科的学科和对德(欧)交往的窗口优势,密切跟踪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为己任。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聘请了时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知识产权法研究所(MPI)所长、国际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约瑟夫·施特劳斯教授为顾问院长;时任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教授以及已故的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教授为名誉院长。

2014年12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 IPO)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备忘录中明确将加强上海与W IPO学院的合作,包括开展W IPO远程教学、设立知识产权硕士等合作内容,为发明创造者、商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提供服务。

2016年11月,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 IPO)、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在知识产权学院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这是W IPO第七个世界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是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的“一带一路”中国政府知识产权奖学金项目基地。

培养能胜任国际工作的人才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目前有3个招生项目,除了与W IPO合作联合招生的硕士项目外,还有我国教育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项目以及一个中文硕士班。其中,中文硕士班与W IPO硕士项目使用相同培养方案。

W IPO硕士项目面向全球招生,目前已有两届学生在读,共77名学生,来自28个国家。“上课常被学生戏称像是小联合国在开会,”于馨淼说,“还有中国学生表示虽然在上海读书,却像是在留学”。

课程设置由中外联合制定,采取“三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由国外专家授课、三分之一由国内非同济大学专家授课,另三分之一由同济专家授课。师资方面,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选定专家,汇集了全球优质专家资源。

同时,学院还与德国洪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等高校合作双硕士项目,让学生更具国际竞争力。此外,学院与W IPO有实习合作项目,学生将有机会前往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实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高级官员在学院访问时对实习生的工作作出高度评价,并表示未来将计划增加实习名额。

面对国际人才奇缺的现状,于馨淼说,“相信学院可以输送一批可以胜任对外交际、国际组织合作工作的中国人才,也能够让外国学生更了解中国的情况和政策。”

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聚集了多位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和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学者,目前有教授6人(均为博导,含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3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1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获海外博士学位7人。

同时,学院一直致力于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聘任了知识产权领域的知名法官和律师兼任学生实践的指导老师。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中国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同时,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科教师共完成了30余项知识产权专题研究报告和7项涉及国家知识产权重要决策的应急性研究报告,撰写并刊发了近40期《信息速递》(10余篇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的批示)、6期《工作动态》  (均由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国务院有关领导和相2个部委),并为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在相关的决策提供了10余篇政策建议,为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相关文件的起草提供了5篇专家建议稿并均被采纳。有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系列成果,在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得到充分体现;《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系列成果被报送国务院有关领导以及市领导参阅,部分已经在上海进行实践。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科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德国洪堡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佛罗伦萨大学、芬兰汉肯经济学院、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俄罗斯国家知识产权学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科现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设立的“国家专利保护重点联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上海)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并在科技部支持下成立了中欧创新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未来,学院将进一步聚集国际优秀师资,打造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国际顶尖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与知识产权研究智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迎接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法律挑战 2019-03-06 2 2019年03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