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家庭》
导演:西恩·安德斯
编剧:西恩·安德斯 约翰·莫里斯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萝丝·拜恩 伊莎贝拉·莫奈 古斯塔夫·奇洛兹 朱莉安娜·甘米兹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18-11-16(美国)
片长:119分钟
剧情简介:
皮特和艾丽想成立个家庭,他们决定去寄养孩子中心寻求帮助。本来皮特和艾丽只想收养一个小孩,但遇到三姐弟,尤其是15岁的叛逆少女后,他们改变了主意。他们经历了一些搞笑的事情后,终于学会将这个“速成家庭”变成了真正的家庭。影片改编自导演西恩·安德斯个人真实经历。
《速成家庭》是导演西恩·安德斯拍摄的一部喜剧片,与这位导演以往搞怪为主的喜剧不同,《速成家庭》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探讨的也是关于“收养”这个有深度的话题。
现成的孩子、现成的父母,没有母亲怀孕的辛苦、没有从头相互磨合过,大家都是“半路出家”,一方突然做了“别人家”的孩子,一方突然就变成了家长。其中的故事显然会有笑、有泪。
无心之语开启领养生活
收养,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我国,关于收养孩子有《收养法》,收养人必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收养孩子。即使在收养情况较为普遍的美国,收养孩子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前不久有个寻亲视频引起广泛讨论。24年前一名被人遗弃的女孩被美国夫妇收养,长大之后通过寻亲机构找到了来自中国农村的亲生父母。女孩的生母哭得昏天暗地,可是评论里却尽是“吐槽”。是啊,生母再多的“真情实感”也不如那对照顾抚养女孩长大的美国夫妇来得让人感动。
收养与自己毫无血缘的孩子,极尽所能将其抚养长大,这样的坚持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毕竟,有时亲生父母都做不到对孩子尽心尽力。而且在收养家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其他问题。
电影《速成家庭》讲述的就是一个收养家庭的故事。皮特和艾丽是一对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的夫妇。两个一直忙于工作的人终于想要孩子的时候,年纪却已经不小了。皮特为了安慰妻子,随口说了一句“领养”,结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妻子当晚就打开了收养网站。
网站上有许多待领养孩子的照片以及文字描述,看完这些资料,哪怕皮特和艾丽知道领养责任重大,如果无法坚持,就一定不能冲动,可他们还是第二天就去了领养机构。看着真实的孩子们,皮特他们更加坚定了收养孩子的决心。
养父母“上岗”前要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展示了收养人非常真实的一面,他们几乎都抱着对“未来孩子”美好的幻想而来,有的夫妻对性别有要求,有的要求和自己肤色一致,还有的希望收养一个具有潜力成为运动健将的孩子……等待被收养的孩子有很多,可是令人“满意”的往往少之又少,这些被抛弃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
亲生父母在孩子出生前也会有期待和憧憬,可当孩子出生后,即使孩子没有达到某些“要求”父母还是会爱他们。那么对收养家庭来说呢?当被收养的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时,他们是否还能得到养父母的爱?
所以,在领养孩子之前,报名领养者是需要进行培训的。电影向观众细致展现了这部分内容。所有报名领养小孩的夫妻都要经过筛选和考核,初步筛选过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包括幼儿在遇到危险时的急救方法等,只有合格者才能争取到和孩子的第一次见面。
而经过后续几次的相处,报名领养者就会初步尝到和“问题孩子”相处的难处,从幻想中走出来,从而作出决定,是否真的要领养孩子。
收养不是有爱就可以
皮特夫妇本打算收养一名幼儿,可是充满同情心的他们最终收养了一位15岁的拉丁裔少女和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弟弟妹妹。新成员的到来让原本略显冷清的家变得热闹,可问题也接踵而来。短短几天,皮特夫妇就被三姐弟折磨得身心俱疲。
领养是有“磨合期”的,如果发现不适合领养孩子,也可以申请放弃抚养权。只要把三个孩子送回去,皮特夫妇就可以“解脱”了,可是思前想后,他们还是决定收养这三个孩子,不能再把他们往“火坑”里推。
可这些孩子,似乎并不懂他们的良苦用心。这三个孩子的生母因为吸毒被剥夺了抚养权,可就在皮特夫妇下决心好好抚养三个孩子的时候,他们的生母回来了,她想重新申请要回三个孩子的抚养权。
孩子当然更愿意与亲生母亲在一起,而看着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的画面,皮特夫妇更觉心酸,付出那么多似乎还是在为别人养孩子……就在皮特夫妇以为孩子们会回到生母身边时,故事峰回路转,孩子们的母亲复吸了,而且她之所以想要回抚养权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拿到更多的补助金。
电影的结局很“童话”,三个孩子终于在皮特夫妇爱的感化下打开了心门,一家人融洽地生活,成了一家人。
有人觉得故事情节太过俗套,有人说这简直就是一部领养宣传片,可不得不说,片中关于收养孩子的真实细节,和皮特夫妇对待孩子的爱是让人感动的。收养孩子不是一时兴起的事,不是有爱就可以的,还需要理解、包容、责任感,以及面对各种未知问题的勇气。(栎之/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