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非常阅读

民法总则研习必备教科书

本文字数:2297

《天下·民法总则专题讲义》《民法总则专题讲义》编审组 编著张鸣起 主编法律出版社

  目录

第一讲  民法总则的制定及其立法精神

一、民法典编纂和《民法总则》制定的重大历史意义

二、我国《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

三、《民法总则》强化了中国特色的民法立法模式

四、《民法总则》规定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

五、《民法总则》颁行与民法典下一步的编纂

第二讲  民法的调整对象与保护范围

一、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二、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别

三、民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

第三讲  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二、平等原则

三、自愿原则

四、公平原则

五、诚实信用原则

六、公序良俗原则

七、绿色原则

第四讲  民法的适用

一、民法适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习惯在民法法源中的地位

三、民事特别法在民法适用中的定位

四、民法适用中的效力范围界定

第五讲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三、自然人的住所

第六讲  监护

一、监护的概念与立法理念的发展

二、监护的性质、职能及其类型

三、未成年人监护

四、成年监护

五、监护的撤销、终止

第七讲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一、宣告失踪

二、宣告死亡(略)

【编辑推荐】

★集释义性、理论性、体系性、教材性于一体

★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张鸣起  王利明  马新彦王卫国  王轶  尹田  刘士国  李仕春  李永军  杨立新  杨震  张新宝陈小君  赵旭东  夏吟兰  郭明瑞温世扬  谭启平联袂撰写

【内容简介】

《天下·民法总则专题讲义》集18位中国民法学专家数十载教学研究经验和立法心得,以完整的独立专题讲解形式展开,弥补民法总则释义类读物局限,打造逻辑性超强及体系性鲜明的“民总讲义”。

◎体系性:努力克服释义类读物各章节不同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的体系性不足问题

◎理论性:努力克服释义类读物重在条文字面解读而导致的理论性不足问题,适当体现民法理论博大精深的特点

◎释义性:立足于释义但高于释义,将条文释义融于理论性、体系性的阐述之中,专题设置以《民法总则》的章节展开

◎教材性: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制度变迁等进行阐释,使之可用于高校法学教学

在编写体例方面,主要按照民法总则的章节顺序分为不同的专题。内容少且单纯的章单独成为一个专题;内容多的章,有些节可以单独作为一个专题。每一专题都作为完整的内容展开,适度增强逻辑性、体系性和理论性。每一专题的开头部分有总的叙述,涉及整个专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基本理论及其意义。讲到每一条时,讲概念,讲基本含义、立法理由,讲起草或前后变动的过程及其原因、不同的主张、背后蕴含的法理,民事活动和司法适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以必要性为前提,适当结合《民法通则》和其他民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有关条文展开。

在写作风格方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穿插一些日常生活或实践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体现“讲义”的特点。

【编写说明】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该决定确定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根据中央的部署,在2020年之前,国家还将制定民法典分则各编,最终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工作。

中国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法学法律界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是中央确定的民法典编纂这一重大项目的重要参与单位。2015年3月,为完成好这一任务,配合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工作,中国法学会党组成立了以党组成员、副会长、时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张鸣起为组长,副会长、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为副组长,以民法学研究会为依托的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编纂项目领导小组)。5月,该小组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建议稿)》。此后,编纂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10多场涉及不同专题、不同学科的专家研讨会,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的讨论活动,对全国人大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提出咨询意见,较为全面、深度地参与《民法总则》的起草过程,较好地发挥了参与单位的作用,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民法总则》通过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为准确解读民法总则提供了范本。不少民法学者也组织编写了同类的读物,对民法总则的条文释义进行阐述。从目前已经出版发行的相关图书来看,绝大多数都属于释义类读物。这些读物既具有释义类读物的鲜明优点,比如按照章节编排逐条讲解,针对性强,也具有释义类读物难以避免的局限,就是理论性、体系性、教材性不足。因此,编写一本集释义性、理论性、体系性、教材性于一体的书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2017年9月,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在京开会,研究《民法总则专题讲义》撰写事宜。会议讨论了书籍的名称、功能和读者定位、专题设置、体例、执笔分工等事项,并形成了一致意见。会议决定,全书分为23讲,分别由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担任执笔人。2018年2月底,全部初稿撰写工作完成。统稿工作由张新宝教授、谭启平教授负责,5月底完成。审定工作由张鸣起副会长、王利明教授承担,6月底完成。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时任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王雷副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部杜林处长、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刘金瑞副研究员、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刘锐承担了具体服务工作。  张鸣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阅读 B02 民法总则研习必备教科书 2019-03-27 2 2019年03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