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网购APP,你为何“偷看”我日历记录

上海消保委:25款手机APP涉嫌过度索取用户敏感权限

本文字数:2939

相关企业对评测结果作出解释和优化意见

现场公布的39款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评测结果

消费者个人权限关注分布本版摄影记者 胡蝶飞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明明是一款网购类APP,为什么要使用你的手机麦克风?一款外卖平台APP,为何却要读取你的通话记录?你手机上的APP下载后,到底能看到你哪些隐私?

3月27日下午,上海市消保委公布对39款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评测结果。结果显示,共有25款存在向消费者索取的敏感权限与实际功能不对应等问题,其中包括穷游、聚美、神州租车等在内的9款至今仍未整改。

此外,“日历”敏感权限问题令人担忧,仅有0.4%消费者予以关注。上海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日历记录通常涉及私人敏感信息,对APP的日历权限应谨慎授权。

测评39款,25款APP存问题

上海消保委近期对网购平台、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39款手机应用开展第三期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评测。

记者了解到,此次评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APP所使用的目标API级别,当目标API级别低于23时,安卓对于权限会采用一揽子授权的模式,存在可规避系统安全机制的漏洞;二是APP敏感权限的数量,重点关注安卓系统中与个人信息密切相关的有29项权限的申请和使用;三是敏感权限的授权方式,是否存在一揽子授权的模式,如何向用户提出授权请求;四是查看是否存在无实际功能对应的权限申请。

评测发现,15款网购平台类APP中10款存在问题,13款旅游平台类APP中7款存在问题,11款生活平台类APP中8款存在问题。

上海消保委就此与手机APP企业进行技术沟通,相关企业也在排查后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和优化意见。截至3月23日,30款应用全部实现在敏感权限的申请、使用方面做到了合理申请、自主授权。部分应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并通过删除敏感权限、升级版本等方式快速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和优化。

穷游等9款敏感权限仍未改进

但是,目前(截止到3月23日),仍有9款应用未能就其权限和功能无法对应的问题进行改进。包括聚美(v7.951)、贝贝(v8.2.01)、穷游(v9.2.0)、TripAdvisor猫途鹰(v29.4.1)神州租车(v6.4.4)、一嗨租车(v6.2.1)、饿了么(v8.13.1)、百度糯米(v8.4.7)、格瓦拉生活(v9.5.0)等。

问题涉及发送短信、录音、拨打电话、读取联系人、“监控外拨电话,重新设置外拨电话的路径”、接收讯息(短信)、读取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未找到对应功能及目标API级别低等。

以穷游APP为例,一共向用户申请了9个权限,包括电话、存储空间、通讯录(新增)、位置信息等。其中,电话、通讯录未发现实际运用功能。

神州租车APP向用户申请的9个敏感权限中,电话(拨打电话),电话(监控外拨电话、重新设置外拨电话路径),麦克风等3个权限并未发现对应功能。

而格瓦拉生活APP中,短信、通讯录、麦克风等三个敏感权限也同样未发现对应功能。

部分APP现场回应将立即整改

在当天召开的相关发布会上,上海消保委就此约谈了39家APP相关负责人。

记者注意到,39家APP中仅到了37家,聚美优品、穷游两家APP负责人并未到场。

发布会上,针对专家解读APP中存在的问题,部分企业代表现场作出了回应。

比如,饿了么APP新增了读取通话记录的权限,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时表示,“这一新增功能是平台接入第三方插件时,在不知情情况下上线,在最新版本中已经做下线处理。”

百度糯米共申请12个用户敏感权限,专家指出,其中,拨打电话,短信(读取短信、发送短信和接受讯息3个),第二次评测时上述4个权限均已删除。但目前存在API级别过低风险问题。

对此,百度糯米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API版本过低问题,预计4月份将发布最新修复版本。

猫途鹰APP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表示,针对平台申请的与实际功能不对应的拨打电话权限,此前确实存在失查,将以最快速度作出整改。

格瓦拉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称,3月26日发布的最新版本,已将短信、通讯录、麦克风三个权限作删除处理。

警惕!不要随意授权日历权限

有意思的是,本次评测发现,不少网购类APP获取了日历权限,而调查也表明,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在使用日历功能记录工作和个人日常安排等信息。这些信息涉及个人信息、商业机密等,而消费者对日历权限的重视度非常低。

上海市消保委就此开展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69.9%的消费者关注手机APP获取个人权限问题。其中,通讯录权限最为关注,占43.5%;26%的消费者关注电话、短信权限。值得关注的是,仅有0.4%的消费者关注日历权限。

APP为何要获取用户日历权限?相关企业回应时表示,申请日历权限是为了方便消费者了解相关大促信息。但是,专家指出,相应的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后台推送来实现。

“日历权限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可能性大于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和APP开发者都能对日历权限加以重视。一是消费者经常使用日历记录敏感事项,对APP的日历权限应谨慎授权。此外,APP开发者如无十分必要,尽可能不申请手机日历权限。

上海消保委:企业要履行法定义务

个人信息保护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去年12月,中消协对100款APP开展隐私政策情况开展调查。今年1月25日,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将针对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今年央视3·15晚会也对手机APP个人信息问题重点关注。

上海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坦言,目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个人信息的保护,一方面拼命防守,但同时又防不慎防,境地很尴尬。

《网络信息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

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并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

“法律上已经有了明确规定,但真正落地,还是需要企业积极贯彻落实。”陶爱莲建议企业积极履行法定义务,针对目前的问题,积极梳理并主动整改和回应。上海消保委也将持续跟踪后续问题。

据悉,今年,中消协还拟对1000款APP开展隐私政策情况调查。

延伸>>>

APP“窃听”真OR假?

日前,手机APP“窃听”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此次消保委评测中,也有APP在没有实际对应功能的情况下,过度申请了用户的麦克风权限。尽管相关APP对此作出回应说:不存在窃听,但仍有消费者表示质疑。

那么,从技术上来说,在用户开放麦克风权限的情况下,APP“窃听”用户能否实现?

负责此次测评的捷兴信源总监盛大江告诉记者,从技术上来说这个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如果真的24小时窃听,那么将涉及到的数据量将相当巨大,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无效数据,传输、处理、识别和存储这些数据都将给APP企业带来极高的成本。同时,相关的数据代码也会存储在用户的手机当中,很容易留下“痕迹”,一旦被查实,将面临巨大风险。

因此,盛大江表示,“我个人认为,APP不大可能利用麦克风权限对用户进行‘监听’,因为这对APP来说有点得不偿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网购APP,你为何“偷看”我日历记录 2019-03-29 2 2019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