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金勇
邻里之间因为一次小碰擦引发争吵,事情过后却余怒未消,王先生认为妻子孩子吃了亏,竟然将对方的汽车轮胎扎破,事态因此严重起来。看着两家可能因此事闹上法院,普陀区石泉路街道调委会主动出击,对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员通过实地走访、看监控录像,了解了基本事实,再分别与两个家庭沟通,摆事实、讲道理,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互相道歉,成功化解了这起邻里纠纷。
【案情】
小碰擦引发大纠纷
一个夜晚,家住岚皋西路某弄的黄女士发现停在小区内的私家车轮胎莫名其妙被扎破了,一怒之下立即报了警,通过查看监控录像后发现,作案人员正是几天前与黄女士发生过口角的陈女士的丈夫。
原来不久之前,陈女士骑助动车带孩子到陆家宅后村游泳,经过游泳池大门口时,碰巧黄女士也驾车经过,不慎碰擦到了陈女士助动车后座的孩子。双方当即发生争吵,黄女士向陈女士解释情况,但始终不肯道歉,而陈女士惊魂未定下,又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擦碰受伤,双方当天在邻里的劝说下没有过度争执。然而陈女士始终无法原谅黄女士,余怒未消的她回家后和丈夫王先生说了这个情况。3日后的凌晨,气愤难平的王先生回家路上发现黄女士的车正好停放在楼下,一时冲动的他就将轿车的4个轮胎全部扎坏。
这下,两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黄女士甚至要上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眼看邻里之间就要对簿公堂,街道调委会主动对双方进行了调解。
【调解】
分别调解 各自认错
在调解过程中,为了确保双方讲述的内容真实可靠,调解员在社区民警陪同下查看了监控视频,影像与双方的描述基本一致,调解员还向当时在场的居民了解了之前双方发生矛盾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调解员先与陈女士及其丈夫王先生进行沟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车胎扎破已经既成事实,虽然之前黄女士的行为让他们觉得气难平,但这不是将她车子轮胎都划破的理由。调解员告知陈女士夫妇,王先生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应当赔偿对方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如果黄女士通过走诉讼渠道来处理这个纠纷,一旦轮胎市值超过5000元以上,王先生的行为还有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王先生听了调解员的解释后,表示当时一时冲动,乘夜扎破黄女士的小车轮胎,对自己的冲动行为非常后悔,连连表示愿意赔偿黄女士车胎修理的费用,并向黄女士表示歉意。但是另一方面,也希望黄女士能够就之前驾车不慎擦碰小孩的事情道歉。
在和陈女士夫妇沟通好之后,调解员又与黄女士多次沟通。起初,黄女士气愤不已,始终表示要告陈女士夫妻。但是调解员告知她,司法途径耗时较长,而且大家都是邻居,和和睦睦多好。如今,陈女士夫妇也愿意赔偿轮胎维修的费用,并向黄女士赔礼道歉,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黄女士的诉求。同时,调解员向黄女士多次谈及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应该谨慎,之前黄女士只是擦碰到对方一点,好在未酿成大祸。黄女士解释称,当天她正好有急事要出门,匆忙中一时没有看到对方,才会不小心擦碰了陈女士后座的孩子,但是因为刹车及时,实际上并没有撞伤孩子,加上当时又赶时间,反而觉得陈女士耽误了自己的时间。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真的是做错了,黄女士连连表示下次一定会小心。调解员告诉黄女士:“将心比心,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被碰到了,你一定也会非常着急,陈家夫妻扎破轮胎肯定是不对的,我也会严厉批评他们,但是,之前你的行为也存在不妥,希望你也能就之前的事情向陈家夫妇道个歉。”黄女士点点头,接受了调解员的批评。
随后,双方达成了共识,黄女士出具了轮胎更换维修等相关证明材料。陈女士同意一次性赔偿黄女士3000元用于车辆维修,双方家庭就自己之前的过激言行向对方道歉。到此,双方总算握手言和,案结事了。
【点评】
看清本质 调解事半功倍
如果双方在当初发生车辆碰擦的时候就能心平气和地平息矛盾,后续也不会发生扎破轮胎的事情,说明在与人交往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礼貌待人,相互礼让,都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这个案子也让调解员总结了调解经验,调解工作要做到有理有据,不偏袒,不盲信,在用法律说事的同时也要兼顾人情,要引导当事人看清事态本质,真正放下心中芥蒂,如此才算达到了调解的效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