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域外之音

校园食品安全为本

德:权威部门查源头 意:问责处罚不姑息

本文字数:2609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身心健康,是各国政府、学校管理者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校园食品中毒事件在国外也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学校制作和供应的食品未遵守相关安全法规。事件发生后,各国政府都是正视事实,及时救治患儿,寻找问题根源,下大力气整顿。

【意大利】

检查严格处罚严厉

意大利政府对儿童食品的检查相当严格,一旦发现学校食堂所用食品不符合国家规定,会立即下令整改。意大利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家长都有关注孩子饮食的责任和监督权利。

意大利教育部门在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普查中,发现了4000多公斤不符合卫生和健康标准的食材,这些食材分属于670个学校食堂,包括鱼类、肉类和奶酪等。虽然总体来看,平均每个食堂所占的数量不是很高,但是只要发现一点,责任检查员会立即记录,并且对整个食堂进行二度检查。

检查项目还包括后厨管理和卫生等,例如炊具和案板是否及时清洗、食品如何保藏、包装标签是否准确以及营养水平是否达标等。而且,学校食堂不能以次充好,不能把二等鸡肉充当一等鸡肉做菜,或是用质量差的橄榄油代替好的橄榄油。仅在米兰地区,就有3万多件表面含氟的瓷器被停用,还有8所学校因为在厨房控制吸烟不利遭到批评。

在这样的严查中,两年里一共有37个学生食堂被勒令停业整改,超过100人被送往司法部门接受调查,另有数百位学校管理者受到不同程度的问责和处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300万欧元。

从2018年9月开始,意大利修订了法律,准许学生自带午餐上学,要求家长必须在餐盒中放入蔬菜和水果,并且有足够的营养,保证孩子营养均衡。这个方案是为了消除家长对学校餐饮不安全的担忧,也打破了该国多年来不鼓励学生带饭、餐饮全部依赖学校食堂的惯例。

【美国】

采买环节,及时查召回信息

在美国学校的餐厅里,食品的保管和品质很受关注。如果管理者发现食品变色、变质会立即丢弃,部分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消耗掉的易坏易腐食品,特别是海鲜和肉食,也会被及时处理干净,不会放置不管和隔夜,更不会与其他食品混放造成污染,从各个环节极力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网站上有详尽的近期全国各地有害有毒食品召回目录,各中小学和大学的食堂进货部门也都有查询召回食品的免费电话号码,当食品遭受季节性细菌、病毒感染,在某些餐馆引发了中毒事故,或者某种食品中检验出有毒物质时,学区负责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停止和防止购进不健康的原材料,并且对库存进行相应的检查,做特别的清洗,专门的加工或是退货。

此前,圣路易斯市一所小学的一名9岁学生吃了学校提供的熏火鸡肉午餐后,下午呕吐得一塌糊涂。同班也有其他孩子说不舒服,好几个人被送往医院。当被问到鸡肉的味道时,这个学生说:“鸡肉尝起来怪怪的,很不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鸡肉。吃完大约15分钟后,我就恶心,头也昏昏的,以后再也不想吃了。”

虽然这次事件并非很大,但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仍然十分重视,在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是厨房员工疏忽导致,于是对所有学区管理者和食品操作者进行了通报,还对此展开了专项培训,以绝后患。

【英国】

禁带零食进小学

在英国小学念书,没有课业压力,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与师生交流。不过,学校里并非没有规矩。这其中就包括不许学生们带饼干、薯片、巧克力等零食进学校,否则可能被停课,甚至被开除。

英格兰东部诺福克郡的考特格罗夫小学就已经明令禁止学生们带饼干等零食进学校,该规定已实行多年。该小学的负责人特瑞福德解释说,这些零食并不是健康食品。校方这样做,主要是想确保孩子们在校期间的健康。学校并没有权力禁止孩子吃零食,有些家长在送孩子进校门前,会给孩子吃这些零食,但一旦作为学生踏入校门,就需要遵守校纪。

对于校方的解释,诺福克地方政府也表示支持。当地政府发言人说,学校不鼓励孩子们吃不健康的食品,这并没有什么错。相反,地方政府还会加以鼓励。英国政府从2006年5月起,就针对青少年推出新的营养规范。不仅学校午餐不提供垃圾食品,连学校内的贩卖部和零售机内也不会有这些食品的踪影。

【德国】

发生问题,权威部门查源头

2012年,德国柏林及其以东地区的多所学校中,数千名中小学生和教职员工胃肠道不适并发高烧,还伴有头疼、恶心等症状,其中数十个孩子被送到医院治疗。德国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立即介入调查,很快就发布报告说,这些学生和教职工患病都是因为食用了受到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所致。据报道这是德国比较大范围的一次校园食品中毒事件。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是德国的国家卫生研究所,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担负着对疾病及公众健康进行检测、预防、诊断和控制的责任,是该领域的权威。该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这些发生疾病的学校都购买和使用了同一家餐饮公司所提供的食材。

政府部门在封查涉事学校食堂要求整改时表示,要加强食品法的执行力度,并在专家的协助下,进行有效管控。但是,多个学区的负责人却认为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他们抱怨说,政府拨给这些学校的经费太低,才导致学校的采买部门斤斤计较,不得不购买某些低价甚至劣质的食材,而忽略了餐饮的质量和卫生检测。

【日本】

层层防线,共同监督

以认真和负责著称的日本依然不乏学校食品污染和中毒事件。2017年,日本立川市多所学校的近900名学生和教职工在吃了食堂的午餐后感到不适,当时同样的餐食大约有3000份。2014年,在东京以东的滨松市,多所学校的1400多名学生和教职人员受到病毒侵袭而生病。事后在检验中发现,学校所存食品中半数被感染。

在这些事件出现后,多家媒体曾到场进行采访报道,并不只是为了曝光某个学校的差错,而是在告诫其他学校和公共食堂要严加防范。当然,有序的媒体报道给当地官员的警告作用不可小觑。在以上两次事件中,各级管理者一方面到学校检查,另一方面到医院里看望患病儿童,安抚焦虑和愤怒的家长,承诺改进工作。由于问题处理得快速有效,赢得了民众的理解,两次事件都没有酿成轩然大波。

日本学校的配餐是基于儿童身体发育成长所需营养来制订的。对于学生来说,长期坚持吃学校配餐有益身体。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学校不允许孩子自己带饭,班主任老师会让孩子们尽量吃完所有食物。除非孩子生病忌口这样的特殊情况,才会被允许带饭。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学校会劝阻想给孩子带饭的家长,并且带饭的孩子也会在班级里被大家冷落。

(综合自北京日报、生活时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域外之音 B08 校园食品安全为本 2019-04-02 2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