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中国

核电大幕重启 安全仍是底线

本文字数:874

  □据经济日报报道

沉寂3年多的核电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今年一季度,有关核电的消息接连不断。专家预计,年内至少将有10台机组获批,并有望开建。核电重启背后是广阔的市场,但安全始终是高悬于核电发展之上的关键前提和绝对底线

沉寂3年多的核电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有序稳妥推进核电建设仍然是我国的基本战略,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全面进入清洁能源时代的必然选择。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如是说。这意味着,核电行业结束3年零核准的困局后,有望迎来复苏之年。

核电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根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45台,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为1280万千瓦,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介绍,2018年新投产7台机组。中国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进展顺利,有望2020年建成投产。同时,中国核技术应用已在辐照加工、核医学、公共安全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此外,中国核能领域的法制建设也在完善中。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张建华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作为核领域的基本法,已经列入国家正式立法计划。该法律经过30多年的起草工作,即将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有望年内颁布出台。另外,备受关注的《核损害赔偿法》《核安保条例》《乏燃料管理条例》《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等一批涉核领域法律法规正在抓紧制订。

考虑到此前世界上几次较大的核事故,中国发展核电仍然要以安全为前提。“国家核安全局将集中组织开展一次非例行专项核安全检查,确保各类核与辐射设施的安全。”刘华表示,《核安全法》的颁布为实现核能利用的持久安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目前,核安全法规标准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制修订工作大幅加快。“要始终把安全放在核电工作首位,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落实核安全责任,健全安全体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中国 A04 核电大幕重启 安全仍是底线 2019-04-08 2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