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中国

贵州省高院通报涉黑涉恶典型案例

本文字数:695

  □据新华社报道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贵州各级法院坚持案件办理和清查涉案财产同步进行,着力摧毁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近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一批涉黑涉恶典型案例。

胡占奎等14人涉黑案。毕节市中院二审作出判决,认定胡占奎等人利用宗族势力,逐渐形成人数较多、骨干成员较为稳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操纵、扰乱基层选举,称霸一方,严重破坏当地社会和经济秩序。对被告人胡占奎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其余13名被告相应获刑,其中有10名被告处罚金共82万元。

邓海桃等10人涉黑案。贵阳市乌当区法院一审作出判决,认定邓海桃刑满释放后长期混迹于社会,从事非法活动,逐渐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称霸一方。对被告人邓海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其余9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至两年6个月,并处罚金共44.4万元。

李庆龙等10人涉恶案。兴义市法院一审作出判决,认定何某(另案处理)纠集李庆龙、张海益等10人,以暴力手段,在兴义市区域内多次实施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组织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形成恶势力犯罪团伙。对被告人李庆龙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1年8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其余9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至两年,并处罚金等刑罚。

朱兴永涉恶案。纳雍县法院一审作出判决,认定朱兴永与杨佳驹、黄友华(均已判刑)等人经常纠集在纳雍县百兴镇一带吃喝玩乐、无事生非,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形成恶势力犯罪团伙,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对被告人朱兴永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6个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7 贵州省高院通报涉黑涉恶典型案例 2019-04-16 2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