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社会

平台“跑腿员”不只跑腿还骗钱

一男子因诈骗罪获刑

本文字数:1198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冯曦慧

本报讯  “跑腿”,顾名思义就是替人奔走办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服务平台都开通了跑腿业务,帮助用户解决生活中的烦琐事和“燃眉之急”。然而,上海的一名跑腿员于某某不满足于跑腿得到的酬劳,还弄虚作假骗取客户钱财。近日,经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于某某因诈骗罪获刑。

于某某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客户代购商品并送货上门,然后向客户收取商品费用及额外的跑腿费。他注意到,有些客户没有提前了解商品价格,直接按照购物小票上的金额付款,这让他看到了赚“外快”的机会。于是,于某某购买了一台便携式票据打印机,通过向客户提供价格虚高的购物小票骗取差价。他因此遭到了客户的投诉,所在平台也将其账号封禁。

为了继续从事跑腿员工作,于某某在网上购入伪造的身份证,利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跑腿员账号。由于平台定期会对跑腿员进行身份核实,于某某便频繁更换假身份,不断注册新的账号来逃避检查。

2018年12月7日,客户王女士下单购买2副苹果牌耳机。于某某接单后,并没有去苹果专卖店,而是在一家手机店买了2副单价为358元的耳机,然后用票据打印机伪造了耳机单价为438元的购物小票。由于其所在平台规定不得提供商品总价超过500元的代购服务,于某某便向王女士谎称平台系统正在更新,暂时无法通过平台APP收款。王女士在于某某的要求下,取消了平台APP上的跑腿订单,并通过微信向于某某转账876元。

无独有偶,当日13时许,于某某接到来自客户李先生的跑腿订单,要为其代购一台价格为4950元的戴森牌吸尘器。于某某想到自己一单跑腿费只能赚十几元,而李先生却能买得起几千元的吸尘器,心里顿时有些不平衡,再想到自己使用的是虚假身份,一个念头渐渐成形……接下来,于某某以商品价格超出平台限制为由,让李先生取消订单,双方转到微信上继续交易。李先生表示,只要于某某买到吸尘器并上传购物小票照片,他会马上向其付款。于某某故技重施,将伪造的购物小票发给李先生,很快就收到了对方支付的4950元。得手后,于某某便立即将李先生拉黑,关掉手机,并将SIM卡丢弃。另一边,李先生迟迟等不到跑腿员上门,且通过微信、电话都无法联系对方,只好向平台投诉。平台经调查发现于某某使用了虚假身份,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检察机关认为,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同时,公安机关抓获于某某时,在其住处查获多张还未使用的假身份证,其行为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应当数罪并罚。鉴于于某某是累犯,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检察官提醒用户使用跑腿代购服务时,尽量提前掌握商品价位。在没有验收商品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向对方转账,更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平台举报或向警方报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6 平台“跑腿员”不只跑腿还骗钱 2019-05-07 2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