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法治报通讯员 童画 俞馨儿
如今,许多人习惯了出门买东西,用手机扫一扫商家的付款二维码。有个小伙竟利用这一便利,制作虚假“付款成功”截图,连续欺骗老人88次!近日,犯罪嫌疑人霍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小伙频繁“光顾”店铺
周女士和老公在嘉定开了一家小杂货店,70多岁的周阿婆时常替女儿女婿看店。
今年3月12日,周阿婆对女儿说,店里东西卖了不少,要进货了。周女士一头雾水,店里的付款码都是连着她的账户,这段时间账户进账甚少,她一直以为店里生意不好,怎么老母亲还说要进货呢?
“不会的,这段时间生意不错的,别的不说,有个小伙子每天都来的,有时候一天来两回呢。”周阿婆与女儿辩驳道。周女士只好拿出手机,翻看转账记录,根本没有周阿婆所说的那些交易记录。
这时,周阿婆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支支吾吾地对女儿说:“这个小伙子好像确实有点奇怪,他来这么多次,每次都会付错多付好多钱,然后我都要给他找钱。”周女士一听便明白了。
当天,她就和丈夫在店里“守株待兔”。晚上,那个小伙子果然又出现了,周女士和丈夫拦下他质问,要求他展示转账记录,于是这个小伙当场承认了他制作假的付款截图欺骗周阿婆的事实。
用“支付成功”截图诈骗
原来,小伙霍某就住在周阿婆的杂货店附近,平时经常在杂货店里买东西。据他观察,这家杂货店只有中午由一名中年男子负责看店,其他时候都由腿脚不便的周阿婆负责看店。而周阿婆上了年纪,对手机支付并不了解,每次霍某付款后,周阿婆都只是看一眼“支付成功”的手机界面,就放心地把东西交给霍某了。
于是,霍某便起了歹念。他通过软件制作了微信支付截图,还通过添加周阿婆女儿周女士的微信,下载了周女士的头像照片,用于制作微信支付的图片。自2019年1月起,霍某几乎每天都去周阿婆的杂货店里买东西,用事先准备好的微信支付截图假装自己付了钱。
不仅如此,霍某还故意将支付金额的数字做大,让周阿婆给自己现金找零。直至3月,周女士准备进货时发现账目不对,询问周阿婆后,才发现周阿婆前前后后共被霍某骗了88次,诈骗金额达9000余元。
检察官提醒,网上收款时,一定要打开网银确认钱是否到账,不能仅凭转账截图就掉以轻心,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像周阿婆这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里人可多嘱咐她,如果有多笔进账,要及时告诉家人,查看收款记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