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要闻

要给游客席地而坐的外滩滨江

——记外滩滨水区保洁班班长陈冶

本文字数:1609

  □法治报记者  夏天

浦江两岸建筑群,碧波荡漾的上海母亲河,以及外滩中山东一路那整洁的路面......这些都是上海的城市名片。当负责外滩滨水区保洁的环卫工人班组展开整齐的“雁式人工清扫”阵型时,同样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他们的“头雁”是班长陈冶,一名“80后”退伍军人。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喜欢“五月天”一首老歌的歌词:“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他在环卫岗位上一干17年,愈发热爱,愈发自豪,他说:“是我们的专业、奋斗,让上海变得更洁净。我们要给市民游客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外滩滨江。”

保洁也有“阵型”有“仪式感”

每年上海马拉松赛都会从外滩起跑。陈冶说,当这数万名参赛选手云集于自己的责任辖区时,是整个赛会参赛人员最整齐、最受关注的时刻。而陈冶所在的上海欣谊环境卫生服务公司150余名班组成员,却要负责东起黄浦江,西至中山东一、二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东门路共约10万平方米的道路保洁,工作量巨大,同时责任还重大。

比赛日凌晨五六点钟,参赛选手早起,三三两两前往起跑点附近候场时,陈冶的班组已经整装待发,进入场地开展保洁工作。他们要给直播画面留出一个最整洁的外滩。

而在起跑的火热气氛尚未散去时,陈冶的班组又忙活开了。看过他们工作的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仪式感”——只见陈冶站在保洁队伍最前端有节奏地指挥,60名清扫人员分3队,队形呈大雁飞行的“人”字形,待运动员起跑后,在3个作业点依次实行“雁式人工清扫”,同时配备机扫车、洒水车进行“一字型清扫”和冲洗车辆进行“机械式保洁”,人工与机械呈梯形状推进——原来保洁也能如此专业。

陈冶说,这是他发明的“雁式保洁法”,首次亮相于2014年的“上马”。之前自己一直在思考,如何不影响运动员比赛,又确保保洁速度和质量,同时还要兼顾考虑赛事直播时环卫工作者的整体形象?他很欣慰自己酝酿出的“雁式保洁法”实施效果堪称完美,因为这保证了15分钟内将道路垃圾清理干净,将洁净路面还于市民。

据介绍,每逢重大节庆保障和重大活动,陈冶都会详细制定保障预案,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现场指挥作业,用实际行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很好地发挥了党员班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保障任务。

源于“实战”

全副武装的“环卫九件套”

不仅有“雁式保洁法”,陈冶还发明了“环卫九件套”。

所谓“九件套”是一套环卫工具,铲、夹、捻、抹、喷、擦,凡是手工清洁所需,都应有尽有。“九件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起源于2013年外滩滨水区试点精细化作业时。彼时,陈冶所在的课题组就十分留意工人们在日常作业中的小需求小困惑。“那时大家的装备只有一件马甲、一把大笤帚和一辆推车。除了最基础的清扫垃圾有装备保障外,需要清洁小广告、口香糖时,我们只能用手抠,或自行想办法,效果并不理想。”陈冶回忆。

课题最后锁定了精细化作业的工具改良。最后,课题组为大家奉献了保洁神器“六件套”——折叠钳子、喷水壶、钢丝球、百洁布、干抹布、小铲子。需要清洁花坛时,有折叠夹;需要清洁泡泡糖时,有百洁布和小铲子;需要清理小广告时,有钢丝球和喷水壶;需要通下水道时,还有类似“甩棍”的伸缩杆……就这样,工人们纷纷用上了新装备。

据悉,陈冶带领同事们不断从工作实践中,发掘工人、市民游客的需求,并不断推陈出新提出新的专业对策。2018年,他探索出多元化一体式新模式,即:道路采用“1+5+N”的保洁方式(1个岗区5名工人采用多种保洁方式);公厕采用“一客一洁”跟踪保洁五步法的保洁方式,做到一名游客、一次保洁,切实提升公厕服务整体形象及保洁水平。

在同事们的眼里,陈冶是一个善用青春热情感染身边职工、注重创新作业方法提升大伙工作效率的好班长。而陈冶则视自己为用辛勤汗水扮靓外滩风景区的“城市美容师”,他希望给大家一个更整洁的城市环境,“席地而坐,享受美好的都市生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要闻 A03 要给游客席地而坐的外滩滨江 2019-06-10 2 2019年06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