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校园内建设分类示范点,学子走进社区宣传调研垃圾分类,教师为垃圾分类建言献策……在上海交大校园里,如今掀起了一场“垃圾革命”。记者昨天从该校获悉,上海交大将在今年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全面落实校园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收运。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在上海交大校园里、巴士候车亭中,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画和分类垃圾箱。为积极响应国家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推动绿色校园、生态校园、文明校园建设,上海交大后勤保障中心自2018年9月开始在闵行校区实施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的试点工作,2018年底前基本实现了校内生活垃圾集中收运、规范处置,全力保障交大“双一流”建设。
记者获悉,今年,上海交大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全面落实校园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收运。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管理,推进全面覆盖,从机制和体制上落实垃圾分类责任管理,从设施配套上夯实垃圾分类推进的基础。同时,还将强化督察监管和教育引导,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教育和实践活动,实行全校总动员,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逐步引导和建立师生分类投放的习惯。
上海交大还计划在校园内设置智能分类垃圾投放桶,进一步推进可回收垃圾的细分,并用积分和校内兑换的方式提高师生的参与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