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陈隶渊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四大队十九队的宣传栏上悬挂着一张中国地图,与普通地图不同的是,上面没有省市区划,没有图例注释,取而代之的是学员队100名预任政治指导员的一张张笑脸头像分别标注在各自部队驻地。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每年开办两个预任政治指导员任职培训班次,每次历时5个月,3月开班班次参训的一千余名预任基层政工主官来自陆、海、空、火箭军和武警部队等各军兵种,地域来源更是天南海北。学员既有来自西北大漠边疆的边防团,也有来自万里海疆的三沙水警区;既有大都市执勤站哨的“霓虹卫士”,也有太行山深处的“导弹尖兵”。
走进学员四大队十九队的课堂,翻开培养计划,二十余门紧贴实战、实用性强的课程精确地安排到每一天、每一个课时。不仅有军队政治工作学、战时政治工作开展等政工干部“必修课”,还有军事战略、联合作战等“非传统政工课程”,每日下午一个半小时体能训练、每周一次强军论坛雷打不动。武警某部排长高旭说道:“原来以为政工干部动动嘴皮子就行,现在不仅练体能、练技能,还要学习之前武警部队从未接触过的联合作战概念,我才发现自己是坐井观天,要学习的路还有很长。”
学员队霍雨佳队长介绍道:“学院采用混合编班模式,就是为了让各军兵种学员间加深相互了解。五个月的学习,目的在于让学员熟练掌握开展基层政治工作的方法,培养新型复合型政工人才,回到任职岗位上能真正按照习主席要求,把政治工作的威信牢固立起来!”据悉,自3月开班以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半年预任政治指导员培训班次已为学员开课15门,组织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洋山深水港、复旦大学等地开展现地教学6次,邀请军内外专家学者开设“强军论坛”专题讲座12场,拓宽了学员的认知视野。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