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改革开放再出发——

浦东,需要哪些法治供给需求?

本文字数:1543

浦东一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应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浦东该如何加快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市委常委会近期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无疑是浦东再出发的强大动力。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莫负春率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驻会组成人员就“支持和保障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供给需求”,赴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调研座谈。

新时代授权范围期待扩大

浦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承担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等多项国家战略任务。近年来,浦东新区人大积极探索运用市人大常委会综合配套改革决定授权、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为浦东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去年6月1日起,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运用市人大相关授权,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对旅游线路经营权等行政审批事项做出部分调整,为浦东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也让浦东“证照分离”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随着《意见》的颁布,浦东新区人大对于修订实施人大综改的决定的迫切性大大提高。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田春华表示,从《意见》来看,授权更加具体,范围也进一步的扩大。“尤其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浦东先行先试。”他建议根据新的形势,授权的指向性应更加明确,授权方式应更加明确。田春华建议,对于这项工作可以先评估。

梳理立法需求 浦东先行先试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辛翎透露,浦东人大近期在市人大的支持下,按照综改授权的决定,对规范在线政府以及一业一证进行法治顶层设计。其中规范在线政府主要从“一网通办”的角度,将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对电子印章、远程设备高度规范。而一业一证,则从证照分离的角度,强化政府审批流程的革命性再造。

王辛翎坦言,从上海来讲,这两项工作的相关材料是散见在其他层面的,希望在浦东新区能够先行先试,探索原则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模式。

对于综改决定的修改,王辛翎认为综改决定的作用非常好,具有浦东特色,一定要保留,因为这给了浦东先行先试工作的一个运作空间。

王辛翎建议从法治需求的角度进行梳理,要形成需求清单,把它固化提炼。王辛翎表示,《意见》在落实当中会释放出很多法治保障的需求。目前浦东人大和政府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的紧密机制,而在提炼当中,市人大应该对浦东新区加强指导,最后形成法治需求。

对于梳理出的法治需求,王辛翎也给予梳理分析:“第一,有的法治需求是现有地方法规涵盖的,可以直接进入到立、废、改历程;第二,有的法治需求在全市层面可以不改,但浦东可先行先试;第三,有的法治需求全市尚未具备地方立法条件,浦东是否可以给予有创设性的探索。”

基层立法点盼望再多些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基层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立法互动的渠道,也是立法机关深入基层直接了解群众意见的重要平台。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创业服务中心、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都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批基层联系点。在《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立法过程中,张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就作为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浦东新区部分企业座谈,对《条例》提出意见与建议。

王辛翎表示,上述两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对于浦东乃至全市的法治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自贸区的扩区、科创中心南北中心走廊的建立,立法需求更为旺盛。王辛翎建议进一步发挥基层立法精神,在浦东新区增设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并在适当的时候,能够争取全国人大在浦东设一个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从而使得浦东新区的相关立法工作上情下达可以更通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浦东,需要哪些法治供给需求? 2019-06-19 2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