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上海劳动人事争议裁审数据一网通(简称一网通)昨天正式上线,标志着上海裁审信息化建设实现新创举,走在全国前列。记者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召开的“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机制建设推进会暨上海劳动人事争议裁审数据一网通启动仪式”上获悉,2016至2018年,上海仲裁机构平均每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案件约12万件,其中仲裁案件约5.9万件,上海法院平均每年受理一审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约1.2万件,占到全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案件的10%,占全部仲裁案件的20%。
会上同时发布《2016-2018年上海市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包含十起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较为关注的案例,如《医疗期内不得随意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批准符合法定情形的哺乳假》《互联网+用工模式下劳动关系的认定》等,对进一步推进企业规范用工、劳动者理性维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实行的是“一裁二审”制度,即如果劳动人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对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必须先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能到法院起诉。近年来,上海各级仲裁机构和法院积极发挥调解在裁审过程中的化解纠纷作用,通过提前介入、资源共享、联动协作、优势互补等方式,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诉前,为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及时、有效、妥善化解劳动关系双方纠纷,2017年8月,上海高院与上海人社局成立研发小组,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需求、开发设计程序,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一网通于2018年3月进入试运行,并于昨日正式上线。
作为法院大数据审判辅助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网通集办案和调研双项功能于一身,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特点,切实满足了广大法官和仲裁员办案的现实需求。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一网通利用现有的仲裁业务平台及法院的审判信息管理平台,在法院服务器上架设数据库,实现数据闭环流通,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法官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质效,还可以发现裁审结果不统一的案件类型、原因等,从而以数据为基础,推动裁审适法的统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