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两个烟蒂让他的逃亡路画上句号

命案不破工作不止 浦东警方13年后缉凶归案

本文字数:1556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13年前一天深夜,浦东六团地区发生一起命案,一死一重伤。杀人嫌疑犯当晚逃离上海后销声匿迹。这起命案让浦东公安侦查员们如鲠在喉。近期,在高科技新侦查手段的支撑下,浦东警方终于把这起未破命案给“啃”了下来,将逃亡在外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捉拿归案。

六团地区发生命案,一女子惨遭杀害

2006年11月1日,浦东新区六团地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案发后,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专案组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分析案件,查明了王某持刀将其妻子罗某砍死,并将其男性朋友汪某砍伤。虽明确了犯罪嫌疑人,但案发后王某便逃离了现场。

专案组立即深入排摸,张贴发送《警方协查》,追查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由于案发在深夜,现场没有目击者注意到王某逃离的方向,案发地又存在监控盲点,这给侦查员们查明嫌疑人的逃离轨迹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侦查多日,仍没有突破性进展,使得案件陷入了僵局。

改换身份,

销声匿迹逃亡13年

今年5月,上海市公安局通告了关于本市命案积案侦破情况,同时响应公安部党委“命案不破,工作不止,要充分应用已成熟的各种技术手段,继续开展破积案”号召,牵头全市刑侦部门进一步加大命案积案侦查攻坚工作力度。

“一直以来,我们会定期对陈案旧案进行重新梳理。此次,这起发生在六团地区的故意杀人案我们认为可以运用现代刑侦的新技术进行深挖侦破。”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副队长姚仲昆介绍。

“当时在案发小屋的窗外,民警取证了2个烟蒂,DNA鉴定后,证实是王某的。这一证据一直留存下来。但是当年技术条件限制,DNA比对点位有限。此次,我们专门针对这一案件,通过技术手段在数据库中比对,发现一个名为杨某生的人有一定嫌疑。”姚仲昆说。

警方调查后发现,2017年10月13日,杨某生因卖淫嫖娼被武汉警方处以治安拘留5日。当时,他留有DNA信息。“虽然从科学鉴定角度来说,不能认定杨某生就是王某,但从侦查角度来说,线索已有指向性。于是,我们开展了针对性工作。”

办案民警推断嫌疑人王某可能已将身份转变,从而用着新身份在外省开始了新生活。经过进一步比对后,数据信息印证了侦查员们的大胆猜想。此“杨某生”并非真正的杨某生,他盗用了他人身份信息。

警方日夜兼程,

杀人嫌犯武汉落网

2019年6月10日,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远赴湖北武汉开展抓捕。“当时,我们一组3人进入他工作的足浴店,来接待的就是他,自称大堂杨经理,询问我们需要做什么项目,是否需要包间。进入包间后,我们判断具有抓捕条件,便实施工作。一开始,他有反抗,当听到我们是上海公安,尤其是浦东公安时,他愣住了。”姚仲昆说。

民警现场询问嫌疑人姓名,他停顿了数秒,说出了真实姓名。民警随即开展突击审讯,王某13年逃亡生涯就此画上了句号。

经审,王某交代了犯罪经过。1998年,他来沪打杂工,其间结识了女子罗某,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并育有一女。然而一次朋友吃饭让王某怀疑,同事汪某和罗某有不当关系。案发当天,王某原本应该凌晨下班,然而他始终心绪不宁,于是以身体不舒服请假回家。可是,罗某居然不在家中。

他怀疑她在同事汪某那儿,于是抄了把菜刀,骑自行车到汪某家。汪某租住的是一户1层农舍,他从窗户中看到罗某的鞋子,听了会儿屋内动静,抽了两根烟后,提刀踹开房门,对二人连砍数刀。交代过程中,王某说,“当时很气愤,就想砍死他们。砍了两人后,感觉砍了很多刀,两个人也活不了多久。”

王某当晚打车逃离上海,没有与亲友联系,乘坐大巴躲入河南商城一深山内长达半个月,而后辗转来到武汉打工至今。打工期间,他捡到同事杨某生的身份证没有归还,并制作了虚假身份信息隐匿起来。

目前,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浦东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后续审理与侦办工作仍在进行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两个烟蒂让他的逃亡路画上句号 2019-07-09 2 2019年07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