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社会

损失7000万抵押款!租出去的车又被卖了……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

本文字数:1465

上海警方供图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找人冒充车主由销售商垫资全款买车,再以“车主”名义与合作公司签订汽车融资租赁合同,在提取车辆并办理抵押登记之后,又伪造公章注销抵押登记,最后将“洗白”的车辆转手卖给第三人,以此利用还款时间差骗取抵押款……记者昨天从上海警方获悉,近日,黄浦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合同诈骗案,上海一家汽车租赁公司遭受诈骗损失7000万元。目前,栾某、安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黄浦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车辆GPS离奇掉线

今年5月,上海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意外发现,其公司经由合作公司、丹东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抵押销售的近千辆汽车存在异常:GPS系统在线率低,且线路重复,怀疑其中有诈。

顺着线索往下深查,这家汽车租赁公司发现,此前委托丹东公司办理的抵押登记手续竟都悄然消失了,这导致上海这家公司损失的车辆抵押贷款高达7000余万元。明明公司有详细的风控体系,这些抵押贷款手续怎么会“合理”取消?上海公司遂向警方报警。

接报案情后,黄浦公安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开展侦查。经查,2015年10月,上海某汽车租赁公司与丹东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由丹东某汽车销售公司作为受害单位的合作机构,在辽宁丹东开展汽车融资回租业务。

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由丹东公司找到需要购买车辆并要求贷款的客户,并收集相应资料交由上海公司审核后发放贷款拿车,车辆登记在客户名下但需要配合上海公司办理抵押登记,而办理抵押登记则交由丹东某公司委托操作。

一条高效“黑色产业链”

经过前期缜密侦查,专案组发现,以栾某也就是丹东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首的诈骗团伙有一套完整的“诈骗套路”。首先,他们会找人冒充车主,由销售商垫资全款购车,再以车主名义向上海公司申请抵押贷款,在提取车辆以及办理好抵押登记之后,在一周到一个月时间内,栾某等人又通过伪造假上海公司公章办理取消汽车抵押登记,并将车辆卖给第三人。获取车辆销售凭证及现金车款后,栾某再以同样手法从上海公司申请下一辆抵押贷款车,骗取抵押贷款。

经警方调查,该犯罪团伙有组织、有计划,分工细致,作案手法娴熟,从通过黑中介找人头、骗车、骗贷到销赃、变现已经形成一条高效作案的黑色产业链。

为绕过上海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栾某还专门安排人员接听受害单位的回访电话,把上海公司用以监控抵押车辆的GPS装到当地黑车司机的车上:“一辆黑车上最多装十几个GPS,上海公司就是发现GPS轨迹高度重合才发现端倪的。”

利用时间差累积大量资金

“单看流程,这个团伙实际上是亏钱的,要继续还贷款,要倒贴购置税,还要赔新车与二手车之间的差价。”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因为抵押贷款可以分期还款,栾某就是利用时间差,短时间内不断复制这一诈骗流程积累大量资金。

至案发前,栾某每月要向受害公司代还的抵押款已达300万元,濒临崩盘。而丹东这家公司与上海被害公司所签租赁协议涉及的1088辆车中,目前已有65%被非法销售,造成被害公告经济损失7000万元。

7月11日至17日,在当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上海黄浦警方于辽宁省丹东市展开集中收网行动,将栾某、安某等17名涉案嫌疑人抓获,并查获伪造的合同公章,销售车辆的单据等涉案物品。栾某到案后交代了该团伙伪造公章办理取消汽车抵押登记,并将车辆转卖给第三人,进行合同诈骗的事实。

目前,栾某、安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黄浦公安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4 损失7000万抵押款!租出去的车又被卖了…… 2019-07-19 2 2019年07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