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代表建议如何“落地有声”

上海“两院”从“实”处用力 件件有回音

本文字数:1881

浦东新区法院法官向职工发放执行款 记者 王湧 摄

  □记者  陈颖婷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针对欠薪、公益诉讼、执行等司法领域的难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如何让纸面上的建议成为推进和改进上海司法工作的实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从“实”处用力,对代表建议件件有回音,取得了实效。

推进“两法衔接”破解欠薪难题

近年来,用人单位恶意欠薪案件在上海虽然不多,但该行为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地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为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方的震慑力,人大代表也动足了脑筋。今年两会期间,陈继刚代表提出了“推进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两法衔接’”的建议,剖析了此类案件的症结难点,建议市级有关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及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共享机制,促进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工作的有效落实,完善行刑衔接移送标准、依据和程序,形成全市统一的查处标准,制定可操作性的细则,保障“两法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收到代表建议后,市检察院认真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总结全市开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两法衔接”工作的经验做法,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公安机关、法院等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定期通报和个案会商制度,就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立案标准、证据认定等问题,统一执法标准,形成打击犯罪合力。

围绕人大代表提出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立法进程”等建议,市检察院还走访市大数据中心,探索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研究解决刑事立案、诉讼进程、诉讼监督等线索移送和信息互通问题。结合《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若干规定》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积极配合开展立法项目调研,针对当前“两法衔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各机构间数据互通和行刑衔接等意见建议,努力推动立法工作进程。

打通公益诉讼“最后一公里”

自201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来,本市检察机关全面推开公益诉讼工作,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作为新生事物,检察公益诉讼在推进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杨军代表、吉玉萍代表、姚海嵩代表就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提出了建议。

市检察院积极回应代表关切,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的意见》,就环境资源保护等公益保护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在城市公共安全、历史建筑保护等领域加大公益保护探索力度。同时,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活动,实地视察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效果。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没有专项资金支持保障鉴定工作开展”、“调查核实权缺乏法律依据”等问题,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专题调研,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汇报面临的主要困难,积极争取支持,并与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加强沟通协调。

今年4月,司法部印发通知,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可先鉴定后收费,未预先收取的鉴定费待法院判决后由败诉方承担。市检察院将联合有关部门推动该规定的贯彻执行,从规章制度层面确保代表建议落地见效。

注重办理质量,严格落实责任

在上海高院,办理代表建议是与法院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确保意见建议落地落实。

自2016年开始,经过3年努力本市已经基本解决了执行难。李飞康代表在肯定本市执行工作的同时,也指出要真正全面破解执行难,在司法领域光靠法院“孤身”作战是不行的。对于执行案件中的“硬骨头”——“执行不能”案件,他提出了“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和‘执行不能’的几点建议”。钱翊樑代表也针对执行难,提出了“关于法院依职权对‘老赖’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的建议”、“建议法院采用公诉与自诉相结合惩戒拒执犯罪”的建议。

上海高院认真分析和研判代表建议,纳入执行实际工作中,持续开展打击抗拒执行、规避执行专项行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惩治拒执犯罪行为,打击“老赖”力度不断加大。

刘正东代表提出的“关于在设立破产法庭的基础上考虑设立上海破产法院的意见”和钱翊樑代表提出的“关于单独设立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上海高院结合全市破产审判和知识产权审判的工作实际,正在详细论证可行性,并向市委、最高法院、市编委、市委政法委汇报,积极争取支持。

据了解,上海高院通过上门走访、邀请座谈、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沟通,增强建议办理的主动性、针对性,提升代表获得感和满意度。

针对李飞康一直关心关注法院执行工作的情况,上海高院邀请他到院座谈交流,进一步沟通办理情况。针对刘正东、李菁和钱翊樑对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比较关注的情况,上海高院主动邀请三位代表参加三中院破产法庭挂牌仪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上海“两院”从“实”处用力 件件有回音 2019-07-24 2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