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当天,以消防员为主角的《烈火英雄》上映,影片取材于2010年大连新港“7·16输油管爆炸事故”。在危险的火灾现场,慌乱的市民们四处奔逃,而消防战士们却逆向冲进火海。他们的战友、家人都祈祷他们能平安归来……消防员每一次执行救援任务,都是一个“最美的逆行”的故事。
《烈火英雄》
导演:陈国辉
编剧:于勇敢 陈国辉
主演:黄晓明 杜江 谭卓 杨紫 欧豪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上映日期:2019-08-01
片长:120分钟
内容简介:
滨海城市石油码头的管道爆炸,牵连了整个原油储存区,一座储油量高达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已经爆炸并且泄露,泄露的原油随时可能引爆临近的油罐,火灾不断升级,爆炸接连发生,然而这还不是最恐怖的,火场不远处伫立的危险化学物储藏区,像跃跃欲试的魔鬼等待着被点燃,刹那间便能带走几百万人的生命,威胁全市、全省,甚至邻国的安全。在这样的危难时刻,一批批消防队员告别家人,赶赴火场……
消防员,一直被称为和平年代是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关于消防题材的影视剧总能让人动容。而《烈火英雄》也想讲述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群人。
不得不说,影片为了表现火灾现场的“惨烈”可谓大手笔,根据片方介绍,他们实景搭建了港口油罐区,用了2890瓶50公斤级防火煤气瓶,3000公斤的流淌火燃液……实拍加上特效让屏幕上的烈火效果震撼,的确让观众为片中救援的消防战士捏一把汗。
明知危险,还要向前,这就是消防员的伟大。电影里可敬可佩的不只是一名消防员,而是整个群体。尽管每个人心里都有“小九九”,有人因为临近退伍面对生死产生怯意,有人想要争取立功……这些都是真实的,毕竟他们都是普通人,电影没有抹去他们的人性。
正因为他们是普通人,在面对危险选择“不退”的时候才更让人敬佩。虽然没有亲临过消防救援现场,但相信影片中那些不顾自己受伤也要坚守着完成任务、舍生忘死的场面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
消防员是可敬可佩的,所以有不少观众为牺牲的消防战士哭泣,为片中那一个个消逝的年轻生命动容。
后期的电影宣传中,主创人员表示,《烈火英雄》中90%的情节都来自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人,例如消防队员们喊出的那句“中队有我,有我必胜”,以及“自从我们当了消防员那天开始,我们就已经做好了要牺牲的准备”。
还有影片中牺牲的消防员徐小斌,他的现实原型就是一位在下海清理油污过程中意外溺水牺牲的消防员……
通过影视作品讴歌消防员的伟大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煽情之外,在通过各种牺牲突出表现消防员的英勇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内容可讲?影片中大量篇幅用在煽情,可能会让不少观众产生一种用力过度、“为煽情而煽情”、被迫哭的不适感。
同时,也有人指出了影片中救火情节的专业性不足。
影片中介绍火情时曾表示“万一油罐爆炸,程度相当于20个原子弹”。然而,在救火过程中,并没有看到针对如此严重事故采取的“专业作战计划”,反而有种为了塑造消防员光荣形象,刻意制造“困难”的即视感。“火最后被扑灭好像是因为电影时间到了,所以完成任务了一样。”有网友如此评价。
救援任务完成,消防员带着一身伤和疲惫回去,故事就此结束。留给观众的却是些许遗憾,这场火灾应是人为造成,是什么让消防员一次次走入危险?为什么电影中对事故的追责和反思只字未提?面对天灾时,我们的消防队伍又是否有更专业的救援方案可应对?对消防员是否该有更多一些保障,避免无谓的牺牲?
2018年,消防部队转制,中国消防开始走上职业化道路。向消防员的大无畏精神致敬之外,或许还有更多的内容可讲。(栎之/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