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嵌入式养老今年将出台工作指引

市人大昨日启动专项监督

本文字数:1240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作为大城养老的首选,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在上海中心城区发展迅速。今年“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实现街镇全覆盖。昨天,上海市人大启动社区养老专项监督,将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长护险、养老工作立法需求等进行重点监督。记者从启动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将出台“社区嵌入式养老工作指引”,进一步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水平。

据了解,本市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截至2018年底,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3.2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4.4%(按常住人口计算约23.2%);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1.67万人,占总人口的5.6%。上海百岁老人达2516人,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数17.2人,而在国际上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数7人即为长寿地区代表性指标。

面对超大型城市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的特点,上海把社区嵌入式养老作为大城养老的首选模式,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下、在亲情的陪伴中安享晚年。重点建设枢纽型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般为1000平方米左右的综合体,集日托、全托、助餐、医养结合、养老顾问、辅具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去年底已建成180家,今年街镇全覆盖。同时,上海发展社区各类功能性设施和组织,包括:长者照护之家(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如大病出院仍需康复护理、家属需要喘息服务等,一般300—500平方米,10张—49张床位),去年底已建成155家,城镇化地区街镇全覆盖;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日托所”),去年底已建成641家,服务2.5万名老年人;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早在十年前就纳入市府实事项目,逐步形成常态建设,到去年底建成815个,日均供餐8万多客。今年再次将新增200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纳入市府实事项目,到2022年底将实现两个“翻番”(数量达到1600家,供应能力达到65岁老年人口的5%);另外还有400多家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为30多万人提供居家上门照护服务。今年市民政局还将出台“社区嵌入式养老工作指引”,进一步提升社区嵌入式养老水平。

市民政局表示,将通过提高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推动“智慧养老”和康复辅具产品应用,推进各项税费优惠减免政策落地等方面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保障。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累计发放老年综合津贴168.07亿元,惠及老年人375.6万人。接下来,市民政局将推进养老服务业企业登记便利化、积极培育社区养老服务品牌、搭建激发社会主体活力的平台载体,不断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活力。

市人大社建委表示,将在监督进程中做到“三个对接”:一是与市委有关加强“老小旧远”民生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相对接,督促和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推进社区养老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是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对接,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老年人安享晚年作出贡献;三是与本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相对接,为养老服务领域立法做好调研和储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嵌入式养老今年将出台工作指引 2019-08-20 2 2019年08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