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上月,湿垃圾分出量已达到8200吨/日,较去年底增长了1.1倍,干垃圾处置量则比去年底减少了21%,分类成效明显。但与此同时,部分街镇“一刀切”地撤桶并点后,垃圾落地等环境问题开始凸显,市绿化市容局建议加强对误时投放点运行及分类实效的日常管理。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在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推进过程中,部分居住区工作方式过于简单化和粗线条。部分街镇推行“定时定点”的过程中也操之过急,“一刀切”地撤桶并点、限定投放时间。同时,“定点点位在定时以外时间撤桶以后,垃圾落地的情况时有出现。我们从7月份对全市160个居住区、300余次车辆清运检查情况来看,定时定点环境管理不善比例近30%。”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建平发现,由于定时投放点收集容器配置不合理,保洁员“工完场清”不到位等,投放点垃圾满溢、周边环境不洁的情况依然存在,成为夏季投诉热点。
对调研中发现的此类问题,邓建平认为应落实“一小区一方案”,“有条件的居住区可以设置‘误时投放点’。”
市绿化市容局也已下发“工作提示”,要求各区环卫作业企业提高收运频率,并会同市房管局联合发文,要求居住区物业做好巡回检查、垃圾桶清洗等工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