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寻访纪实类节目《闪亮的名字》,节目采用“走访纪实+影视演绎”的方式,重温英雄的故事。今年8月13日起,《闪亮的名字》(第二季)开播,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礼新中国诞辰70周年”为创作理念,主题是“新生”,这一季节目选取了10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付出艰辛劳动的英雄,“江姐”江竹筠、“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等英雄故事在节目中重新被讲述。
《闪亮的名字》(第二季)
主演:陈辰 严屹宽 俞灏明 宋轶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语言:普通话
首播:2019-08-13
集数:10
单集片长:45分钟
内容简介:
“英雄探寻者”陈辰和“英雄演绎者”严屹宽、俞灏明、宋轶等影视演员,通过真实寻访和明星化身英雄场景重现的方式,共同讲述一位英雄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演绎,上一堂别致的“课”,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当代青年人看到英雄、了解闪亮名字背后的故事,承接英雄文化、铭记闪亮的英雄精神,激发更多人重拾平凡生活里的“英雄信仰”,传播正能量。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里,有哪些名字应该被铭记?日前,《闪亮的名字》推出第二季,节目聚焦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人:“战斗英雄”杨根思、“革命女烈士”江竹筠、“糖丸爷爷”顾方舟、“中国数学之神”华罗庚、“中国桥梁专家”梅旸春……这些名字背后凝结的是助推新中国诞生与前行的力量;在这个和平繁荣的年代里,《闪亮的名字》(第二季)再次叫响英雄的名字,让观众回顾来时路,奏时代凯歌。
《闪亮的名字》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将历史和当下相连。例如,在讲述“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时,演绎的部分真实还原了当时的战斗场景,战况胶着之时,杨根思怀抱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战友们打开局面。高度还原的影视化演绎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即便过去了七十年甚至更久的岁月,英雄的故事依旧鲜活、富有感染力,让观众们通过生动的影像“感同身受”。
在实地走访中,一方面,寻访人陈辰在联络杨根思的相关战友亲属时打过无数通无用的电话,预示着岁月的尘封增强了找寻的难度,更从侧面提醒着英雄的名字不应该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另一方面,寻访对象涉及主人公的亲人、朋友、后辈等,从不同视角全面立体勾勒出英雄的形象。以杨根思的战友杨德胜时隔69年重走抗美援朝路、触景生情地讲述当年情景的形式更加能够深入人心。《闪亮的名字》的讲述,让纪实和虚构两者再次相得益彰。
站在今天来回溯历史的叙事,《闪亮的名字》(第二季)不仅在于让观众记住英雄的光辉事迹与高光时刻,更是要将英雄的形象塑造得更为真实、立体。例如,节目中对于人们所耳熟能详的“江姐”江竹筠的讲述,不仅在于她为革命事业的奉献、面对敌人囚禁的不惧与慷慨赴义的精神,更是通过她的后代、她的战友和战友的后代来讲述她为革命事业毅然将孩子托付他人后的日夜牵挂……这些重新被细腻讲述的叙事视角,印证了节目要塑造的不仅是一位革命女烈士,更是一位肩负起丈夫未完成使命的妻子,是一位爱子情深的普通母亲。
英雄也是平凡人,带着普通人的情感与敬仰,如此讲述更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讲述主人公们除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事迹以外,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有血有肉的一面,人物立体而鲜活。同时,节目还侧重于和英雄后辈们的交流,找寻他们身上延续下来的思想与精神,这也是节目深挖立意之处。英雄的音容虽然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在无数后代身上续存,成为中华民族之脊梁。
《闪亮的名字》(第二季)在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和戏剧性的演绎重现之间,带观众们走进英雄的世界。节目在感同身受中、在多方讲述中,让生活在缺少英雄时代的我们重新理解英雄的初心与抉择。在此之上,英雄的精神被放大到每个人身上,渲染出共同的民族品格与价值观,《闪亮的名字》以一档纪实节目的现实观照,带领观众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里,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呼吁中,不仅能够铭记前辈所托,更能够在平凡岗位中重新审视自我价值与集体价值,将英雄精神延续。(文/王家琦 来源:《光明日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