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川
本报讯 昨天下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市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正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截至目前,本市共开展赔偿磋商案件8件,其中4件已签订磋商协议,涉案金额达800余万元(2件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落实区域污染治理,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据介绍,今年以来,本市对4个区开展环保督察工作,现场检查点位1456个,交办整改问题823个,累计交办群众举报983件。四区合计责令整改631件,立案处罚941件,共计罚款7733.7万元,行刑衔接5件,查封52家,关停34家,约谈680人。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驻1个月里,本市集中处理一批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截至8月25日,共立案714起,拟处罚近7570万元,责令整改1433家,查封扣押48家,关停取缔310家,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3人;累计约谈321人次,问责10人。经过生态环境督察,进一步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快解决了市民身边的环境问题。
目前,本市正在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落地实施,市生态环境局起草了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赔偿磋商、修复评估以及信息公开等4个配套文件,设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清单(初步梳理近2年为47件,待区级层面逐案排查),并推动生态环境损害索赔,落实“损害担责”。本市共开展赔偿磋商案件8件,其中4件已签订磋商协议,涉案金额达800余万元(2件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已经完成)。
在推动长三角区域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取得多项进展。今年5月23日,在安徽芜湖召开了长三角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工作会议,总结了区域协作进展和成效,并部署下一阶段协作工作。目前,江浙沪协作摸清了188条跨界河流底数,正在推进界河协同整治。
同时,长三角实现了区域重点地级城市预报预警信息、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部分超级站和重点源在线数据的常态化共享,制定工作方案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并加大对严重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三方政府签署《关于一体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省界区县(市)层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
下一步,本市将主动发挥牵头作用,推进落实区域污染治理重点协作任务,配合做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