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社会

“古董鉴定”只是饵 套取信息才是真

本文字数:657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张宇华

本报讯  以发送“免费古董鉴定链接”为诱饵,犯罪嫌疑人薛某套取了数万名具有较高价值的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给他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因为这些被薛某出售的个人信息,有人成为了一起特大诈骗案的受害人。近日,薛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今年7月,奉贤警方在办理一起特大诈骗案时发现,该诈骗案被害人的个人信息是从一个微信用户处购买的,侦查发现是一名叫薛某的男子在使用上述微信。通过调查,办案民警在上海青浦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薛某抓获。经讯问,犯罪嫌疑人薛某如实交代了其通过微信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作案事实。

经查,薛某平时主要负责帮助一些公司和电商在网上推送广告。在进行一些业务往来时,他得知一些公司电商为进行业务推广需要大量有价值的客户信息。

偶然间,他发现很多个人客户对古董鉴定感兴趣,于是他就通过一些大型网站平台,不定期发送关于古董的免费鉴定链接,一些有业务需求的网民通过点击链接就可以联系上薛某。通过交谈,薛某套出对方的姓名、联系方式还有手中的藏品这些信息。为了防止被人识破,他有时也会在微信上群发得到的古董信息,偶尔遇到有公司客户感兴趣还会帮助进行牵线交易,但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收集个人客户的身份信息。

自2018年5月起,通过这种方式,薛某陆续收集了五六万条含有姓名、电话甚至个人古董信息的客户个人信息,后通过微信将这些非常有价值的个人信息出售给多名买家,累计获利十几万元,赃款被其挥霍一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6 “古董鉴定”只是饵 套取信息才是真 2019-09-11 2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