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综合;声音

“下只角”变身“乡村水墨画”……

上海城管发布“双迎”城市保障阶段性成绩单

本文字数:1455

城管执法队员在闵行区华漕镇赵家村巡查垃圾分类、门前环境卫生管理巡查 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4年前,许浦村打响了闵行区拆违第一枪,4年间,赵家村、诸翟村……一个个苏州河沿岸的村庄全都“华丽转身”,这背后,正是闵行华漕镇城市治理经验的真实写照。

时值建国70周年与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来之际,市城管执法局昨天走进这个毗邻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华漕镇,在这里举行“双迎”城市环境执法保障现场推进会,从“美丽乡村”、“美丽街区”等方面总结并在全市推广“华漕经验”。记者获悉,今年1到8月,全市共计拆除违法建筑52822处,1754.65万平方米,以“美丽街区”建设为抓手,全市共依法查处无序设摊案件26063起、跨门经营案件12298起。

“下只角”从美丽乡村中转型

昨天上午,记者跟随城管队员来到位于华漕西北角的赵家村,如今白墙黛瓦绿田头,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江南风光。赵家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曹忠告诉记者,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薄弱,数十年来,赵家村被当地百姓戏称为闵行的“西伯利亚”、上海的“下只角”。

为此,2016年1月,赵家村在全村13个村民小组打响“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经过短短半年时间的奋战,全村拆除违法建筑592处、21.6万平方米,其中拆除企业违建119家,民房违建473户,彻底改变了赵家村原本脏乱差的村宅环境。赵家村严家湾、北港两个村民小组作为全区先行先试示范点,随后开启闵行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

“路长制”让百年老街焕新颜

在诸翟老街,建筑立面已粉刷一新,仿古石材铺装的道路更增添了老街的历史感,街角的绿化芬芳怡人。

华漕镇副镇长曹颖告诉记者,老街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华漕镇探索的“镇级路长制”在发挥实效。“最初,我们发现城市管理中因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标准不一等问题,影响着管理效能,于是我们就在考虑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其间,华漕镇城管执法中队突破体制,在诸翟示范区首次引入城管“路长制”,由城管任“路长”,整合市政交通、市容绿化、环卫保洁等条线,作业单位、养护单位、市场化公司以路为单位任“路员”,统一受“路长”指挥调度。实现执法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城管“路长制”又升级为镇级“大路长制”的“2.0”版本,保管理全覆盖、无死角,初步实现了“路常治”管理格局。

750处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治

据了解,今年1-8月,市城管执法局通过执法检查、第三方巡查等方式,共梳理下发9批3571处问题点位,其中前7批涉及无序设摊、违法搭建、店招店牌等750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第8批进博会核心保障区内违法小广告、违法户外广告、随意处置垃圾等186处问题,已完成整治158处,完成率85%,剩余的问题将在9月底前完成整治。

以“美丽街区”建设为抓手,市城管执法局一方面聚焦夏令时节无序设摊特别是夜排挡、瓜果摊等难题顽症,加大执法整治力度,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另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夜市经济”发展,对夜间集市设置、运营,加大指导服务和执法保障力度。

另外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1-8月,全市共依法查处违法运输处置建筑垃圾类案件9720起,依法暂扣违法违规运输工具746辆;查处露天焚烧垃圾等废弃物案件52起;查处油烟污染类案件43起。

据悉,城管部门还将聚焦88平方公里进博会核心保障区、“19+15”重要通道、90条主要道路、35个景观区域、80家接待宾馆、7个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域,探索创新勤务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安排一线执法巡查力量,同时推广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执法管控效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4 “下只角”变身“乡村水墨画”…… 2019-09-17 2 2019年09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