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同
抗战中期,马寅初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在重庆公开演讲,抨击国民党官吏“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腐败行径,深受国人尊敬和拥护。然而,当局却对他恨之入骨,1940年底将他逮捕,之后关押在上饶集中营。狱中监管他的两名看守特务,此时接受了一个“重要任务”,每天在马寅初吃的饭中秘密加少量毒药,直到他慢性中毒死亡为止。但是,两名看守知道了马寅初被关押的原因后,深受感动,遂向马寅初道出了真相,把还未用完的毒药全部扔掉,然后远走高飞了。
两位看守虽居“曹营”,但内心却蕴藏着巨大的良知和正义,令人感动。上面让他们干的这事,卑鄙下流,目的是维护黑暗阻挡光明,最终把马寅初从肉体上消灭。若这事成了两人必将成为千古罪人,永远会被后世唾骂。然而,他们最终良知发现,终止了罪恶。不过,这种事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因为代价太大。从小处讲,要丢掉饭碗。国难当头、兵荒马乱的年代,饭碗可不是个小问题。从中处讲,从此断了前程,且后半生要在惊惧和飘泊之中度过,很难过上安稳日子。从大处讲,要用生命来担责,一旦被抓必死无疑,还会株连亲属。然而他们做到了。这些年我一直留意两位看守的下落,但一直未找到相关的资料。祈祷出走后的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两位看守之所以让人感动,还在于这种事“物以稀为贵”。自古以来,看守们几乎别无二致的选择和做法,——都是汉娜.阿伦特所述的哪种“平庸之恶”。赵高在殿堂指鹿为马,满朝文武皆点头称是。司马迁面折廷争惨遭宫刑,之后“交游莫救视,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褚遂良强谏李治不能立武昭仪为后,同为重臣的李世眅却对唐高宗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一言把褚遂良推入了万丈深渊,也使之后的李唐“改旗易帜”。而李眅呢?从此保注了荣华富贵。这种事今天也不少,江平、许燕吉落难后,他们的新婚妻子和丈夫都“及时”与其“划清界线”离婚了。这些人与两位看守相比,显然距离很大。
更不堪的是,有的甘愿为虎作伥。伥一般都是些小角色,但比“虎”更狠毒更残暴,把罪恶成倍翻长。这些人没有是非,只有利害;丧尽天良,毒如蛇蝎,以能把别人整得生不如死和置于死地为快事。周勃是汉朝的开国元勋,又是诛灭诸吕、拥立文帝的功臣。后别人举报他谋反而被下狱,出狱后他感慨地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狱中羞辱、敲诈、折磨周勃的,正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狱吏。明末的许显纯,比这些狱吏更坏百倍。他是魏忠贤的走狗,为讨好主子,他残忍地杀害了东林党诸多领袖。审讯杨涟时,他用尖利的钢针编成刷子,在杨涟身上猛刷,令杨涟全身皮肉碎裂如丝。杨涟仍不屈服,他便用铜锤砸他的胸膛,又“土囊压身,铁钉贯耳”,使杨很快殒命。古往今来,多少忠臣良将,名宿大儒,高德大才,英雄豪杰,志士仁人,最终都死在了他们手里。对于这些人,用再“恶毒”的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那么,疑问来了,从赵高到来俊臣到许显纯再到以后的什么人,这些东西何以代代不绝?且还不是“一小撮”。至于那些“平庸之恶”者就更多了。而像两位看守的,则数量要小得多,乃至是“孤家寡人”。这是为什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